林安順解釋道“秦大人,這一次的沖突,還有許多問題不怎么清楚。如今能弄清楚的,是齊國移民百姓居住的村子,位于河道下游。”
“象州的土著百姓,居住在上游。因為今年開春后少雨,到如今有些干旱,所以上游截斷了河流,一個村子用水,導致下游齊國百姓缺水。”
“齊國的百姓去理論,最終事態擴大,以至于發生了沖突,甚至有了傷亡。”
“可惜,雙方見面后,哪一方率先出手,哪一方率先打死人,以及傷亡的具體人數,暫時還不清楚,這些都是存在的問題。”
林安順道“所以這事情,存在很多的問題。”
秦安聽完后,皺起眉頭,他直接道“林大人,這事情依我看,就是這些土著百姓可惡,必須要重罰才行。否則,以后這些土著人,還會和我們齊國人做對。”
“不,你錯了。”
林安順搖了搖頭。
秦安道“什么意思”
林安順道“如今的象州,是齊國的象州。象州境內,沒有所謂的土著,也沒有所謂的齊國本土百姓。雖說我稱之為土著百姓,可實際上,這些人,都已經是齊國人。”
“所以,不能存在什么震懾土著的想法。陛下要實施的,是天下大同的理念,讓這些白象國的人,都真正納入齊國,成為齊國的一份子。”
“如果按照你的辦法來處置,的確能起到震懾土著的作用,可是最終,便形成割裂。未來,就更是難以處理,甚至未來這就是矛盾和沖突的地方。”
秦安聞言,頓時沉默下來。
他不得不承認,林安順的考慮,是更周全的。真要按照他考慮的方向去執行,的確能鎮壓地方上的亂子,可是最終,必然掀起大亂。
這是絕對不行的。
王奇要的結果,是天下大同。
秦安點了點頭,問道“林大人,你打算怎么處理這一事情。”
林安順道“我要處置的很不簡單,就是一碗水端平,該怎么處置,就怎么布置。唯有不偏不倚,才能長久立足。只要偏向了一方,接下來,治理地方的事情就不好辦了,難以取得百姓的信任。這,這是接下來我要處理的方向。”
秦安贊許道“林大人深謀遠慮,在下佩服。公允公正,的確是最合適的安排。”
林安順繼續道“秦大人,如今你要主持監察司的政務。這一次,不如和我一起處理這一沖突案,如何
秦安道“林大人,你已經有了思路,只需要直接處理就是,沒什么好擔心的。所以,我就不參與了。畢竟政務上的事,是你的職責,我不攙和。我如今,還得忙碌監察司的組建,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心思,才能搭建起這個框架。所以,我就不攙和你的事情了。”
秦安本身,也是官場的人。
他即便學問上,不及林安順這樣傳統的讀書人出身。可是做官的學問,以及官場上的基本規矩,他卻是一清二楚的。
不該你管的,少管。
不是你的事兒,少攙和。
林安順是象州的州牧,全權處理政務,他處理沖突的事情,那是理所應當。
秦安只是監察司的司主,他是負責監督林安順等象州官員的,自是不可能介入政務的處理當中去。否則,他就是不懂官場的規矩,是瞎摻和亂伸手。
亂了規矩,會被人瞧不起。
更會讓人認為,你很難相處,所以秦安不樂意參加。
林安順的臉上,多了一抹笑意,道“罷了,既然秦大人不愿意參與。這一事情,那就作罷。我如今,單獨處理這一事情。”
秦安道“在下告辭。”
秦安如今完成了事情,一方面是說了移民安置的事情,另一方面是說了監察司的事,所以他直接告辭離去。
林安順親自送秦安離開,才回到自己的書房中。他又再度思忖了一番,把腦中的思路想清楚,然后林安順帶著人,親自往齊國百姓居住的村子去。
這是林安順的習慣。
他要處理事情,首先自己必須了解清楚,而且是到地方上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