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現實生活中的父母死時,場面不是很大,可也來了些他不曾認識的奇奇怪怪的朋友,當時安和一人就將葬禮操辦得很體面,眼下自然難不倒他。
于是,那些人除了安慰他“請節哀”以外,還贊美說他“小小年紀就沉穩得厲害”“有乃父之風”。
后來又說他一定能繼承安和議員的衣缽。
地處津輕,還是議員,這個背景是不是很耳熟呢
在日本文壇上有一名人就是出自這地方,還寫了幾乎是自傳的人間失格,中間就提到了童年與求學時代的生活。
想到這,安和嘴角的笑容越發擴大,巧的是,遠處正好走來一大一小兩人,他辨認了一下主動呼喚道“津島先生。”
津島家也是本地的豪門,現在的當家不僅是國會議員,還開設了城市銀行,總體說來生活非常富足,與展現出落敗之像的他們家不同,但也不知道是生意上有所往來還是其他什么緣故,津島充分展現了他的表面關心,還直接讓安和龍也稱叔叔。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話題自然而然帶到了小津島修治的身上,安和主動遞梯子說“這位是”
“是我的幼子修治君。”津島先生說,“是我最寵愛的小兒子。”
安和仔細看看,發現津島修治小時候跟長大還是很不一樣的,眼下他才四五歲的光景,眼神里還有光。
哎,就算是早慧,也不可能小小年紀就對世界絕望想要自殺。
安和幾乎要滿意地點頭了,他不喜歡后來的太宰治,不就是因為他眼中毫無對世界的熱愛嗎,現在這種樣子,還是勉為其難戳中他的喜好點的。
是一個可以教教看的學生。
不過帶小孩子來參加葬禮也夠微妙的,正常就算是妻子不能出席帶來的也是大女兒或者大兒子,讓小孩兒來除了表達對津島修治的喜愛之外,就是讓他來認門了。
多結識些叔叔伯伯,對他未來很有好處。
安和議員就算是再落魄,認識的人還是很多的,說是葬禮,其實就是個供大人們寒暄的社交場合。
一般的12歲小孩一定會覺得很不愉快,什么骯臟的世俗玷污了父親的葬禮之類的,可是安和龍也完全不在意,不僅如此還主動運用后來在軍校學到的知識,提出了經濟、政局上的見地,以顯得龍也眼光長遠,再加上他的談吐與身高,讓人完全無法將他跟12歲的孩子聯系在一起。
三刻鐘后,其他成年人的眼光就變了,對他熱絡起來。
看這孩子的表現,說不定能撐起安和家。
反正他們都是利己主義者,抱著投資看看的心態同他說話。
津島修治的表現與安和完全不同,他特別乖巧,但也沒什么話想說的,充分符合早慧小孩的形象,可因為他長得可愛,在夫人團體中還挺受歡迎的。
“哎呀,修治君真的是,太會說話了”
“我也想生這樣的兒子。”
葬禮的悲痛蕩然無存,男人們在談論政治,女人們在聊家常。
安和龍也想,太宰治會不會喜歡這種場合
當然是不會喜歡的,他這孩子從小時起就有一雙看透人間丑惡的眼睛,就算是四五歲時經驗不足,也不能將他當做普通的孩子。
說不定現在看其他人心里一直在嘲諷。
未來的太宰治油鹽不進,現在的卻不太可能,安和思忖一會兒,還是決定用“直擊心靈”的攻略方式
這世界很丑惡對不對,所有人都很愚蠢對不對,帶著面具的生活很讓人想吐嗎,人活在世界上難道不羞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