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不愧是太宰治,穿越到十九世紀英國頭一天就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處。
十九世紀末是個不錯的時間段,正處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大概在十多年前伊藤博文才率領新政府的官員前往歐洲各國考察當地的政治經濟,以將新潮的法律、規則、政治團體組建方式引入日本,現在的歐洲各國,尤其是英國倫敦,有為數不少的日本留學生。
跟所有變革時代的公派留學生一樣,他們得努力學習將技術帶回國內,當然了,留學生中也不乏華族的后裔或者財閥的子女,他們的留學生活要快樂許多。
文豪野犬世界的太宰治有異能力,身世背景基本延續了現實中太宰治的設定,老家在津輕地方,許久未曾謀面的父親是國會議員,往上追憶背景是華族,家底頗豐,甚至經營了地方銀行。
如果要說他跟現實中的太宰治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更加聰明。
確定了自己穿越年代后,太宰治迅速給自己擬定了身份,日本的留學生,出身華族,家底殷實,來到倫敦后只學好了英語,成日里聲色犬馬,流連在名姝的懷抱中。
他講了口很漂亮的英語,跟日本留學生很是不同,再加上太宰來自后世,情詩說得一套一套的,那些夫人的扇語也都明晰,很快就成了小圈子里的知名人物。
甚至連在倫敦的日本人都聽說過太宰,后者刻意跟其他幾名不上進的日本留學生聊聊,將自己家的背景說得頭頭是道。
“說來慚愧,本在私塾念過幾日的英文,到頭來卻不大通曉,只得來倫敦再請一人教學,語言環境是有了,可比起進大學深造,還是這西區的溫柔鄉更有意思”
明治時代跟現代說話略有不同,哪怕是日語都有用詞區別,可太宰治本來就有點斜陽族的味道,幾句話間將華族后裔的身份演繹得淋漓盡致。
那幾個日本留學生都以為他是同道中人,嘻嘻哈哈道
“原來如此。”
“是極是極。”
其實他們都知道太宰的英語非常好,比他們還要地道,只以為他是不想去學校讀書,只想到處游蕩,才胡說八道。
這時候日本留學生中還是有風氣不佳者,日本國內吉原文化盛行,京都的花街此時還很繁華,能來留學的人大部分都受到過高等教育,完全不去花街逛是不可能的,游手好閑的幾個就沉迷于跳舞還有去“夫人”的家里坐坐,只可惜他們身高矮,長得又不夠好,相當不受歡迎。
太宰治就不一樣了,他高挑而纖細,很符合時下流行的美少年審美,而且文豪野犬的長相都挺立體的,多多少少有點西洋人的味道在里面,再加上他的英語好,禮儀也是滿分,跟那些日本留學生的境遇完全不同,一方面有很多人酸他,另一方面也坐實了華族大財閥后裔的身份。
“太宰君能不能教教我們,怎樣才能把橋牌打好”
“那些夫人的扇語”
太宰由著性子教導他們,高興了就說兩句,不高興了就不說,還會捉弄人,這些行為讓他的人設更加立體,沒過多久,日本的留學圈子里就知道有個長相俊秀非凡的太宰治,成日流連于花叢,簡直就是國家之恥。
他也沒有急著找安和,只是找那些可愛的小姐和夫人打聽英國的爵士們,還有“不經意”提道“前幾天看了本,作者好像讀作安和,可惜看過一遍后又遺忘了,再也想不起來故事是在哪里看的。”
馬上就有人接話道“這我知道,是近來流行的偵探,叫蜘蛛網在讀書沙龍中被提到多次,沒想到你也喜歡看偵探。”
太宰笑得意味深長偵探嗎
仔細想想,安和過去寫的也是偵探,只是有點日式偵探味,到了英國之后估計要隨著當地的文學土壤作出更改。
他也很快打聽到喬斯達家的消息,喬斯達爵士是上流社會真正的紳士,尤其是這些女性對他充滿了溢美之詞,男人中有覺得他太傻的,卻也承認他是好人。
現在的喬斯達家除了他的親生兒子外還有兩個養子。
這跟空條承太郎跟太宰說得過去完全不同。
穿越之前,他們都不確定門背后等著自己的是什么,就把已知的過去全部說了一遍,其中就包括安和在橫濱掀起的血雨腥風,他的黑手黨學院時代,jojo家的歷史等等等等。
太宰多出來的養子肯定是安和,這樣的話也不急著找人,反正是在倫敦讀公學,我已經明白了,像費奧多爾那樣纏著安和跑是行不通的,迎接自己的只有冰冷冷的背刺之刃
這可不是說我要放棄安和,正相反,想要接近他就必須重構我們之間的關系,讓他認為我并不是黏著系,且值得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