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素有水鄉之稱,沿街房舍沿水而建,河道上停滿了船只,不少小販在船上叫賣花果,岸上只消有人一招手,小船便靈巧地穿過石橋穩穩當當地停在了岸邊,與岸上的人游人討價還價一番,竟是比沿街的商鋪還要熱鬧。
一眼望去河上點點漁燈散落在夜色中,恍若天河倒懸。
聞玉生在北邊,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景,一路走來滿眼新奇。她手上拿著一串糖葫蘆,是剛才衛嘉玉掏錢買的。方才有個十來歲的孩子跟著爹媽沿街兜售零嘴,見人就上前說兩句吉祥話。見聞玉同衛嘉玉兩個年輕男女走在路上,自然也不放過,仰著小臉扯住了她衣角,咿咿呀呀說了許多的好話。
可惜聞玉愣是一個字都沒聽懂,只好轉頭去看身旁的人。衛嘉玉見她這副茫然的樣子,彎了彎嘴角挑了一串糖葫蘆買下,那孩子這才收起銅板心滿意足地放他們離開。
“你聽得懂姑蘇話”她咬了顆山楂下來,含糊不清地問身旁的人。
“我幼時隨我娘到金陵,刺史府替我請了一位從姑蘇來的先生給我上課。”
聞玉隱約想起他來姑蘇的第一天,便說是因為不想留在金陵,這才來的這里。又想起在沂山的時候他提過他娘再嫁之后又有了兩個孩子,那邊與他的關系似乎并不融洽“你繼父對你好不好”
“他為人溫和寬厚,也很喜歡孩子,對我很好。”
“那你為什么”
衛嘉玉一時沒有說話,過了片刻才道“興許因為我那時已經懂事,不一定非得要再找一個父親了。”
聞玉看了他一會兒,撇開頭去又咬了一顆山楂下來,若無其事地問“你小時候他對你怎么樣”
這個他自然只能是聞朔了。
衛嘉玉有片刻走神“他對我很嚴厲,要求我讀書上進,不許跟著下人玩鬧,也很少帶我出門玩耍。”
聞玉非常意外,他記憶里的父親與她印象里的聞朔判若兩人,沒有一點兒共同之處。
不遠處的夜空中升起煙火,整條街的人都不禁停下了腳步抬頭去看。煙火升空時發出長長的尖嘯,在空中炸開時的聲音又如響雷,就隔得這么遠都能聽見,引得街旁的孩子們跳起來拍手。
衛嘉玉叫人潮推搡地踉蹌了半步,身旁的人好心地拉住他的手,將他帶到了一旁。衛嘉玉想同她道一聲謝,卻見聞玉仰頭看著夜空,從那根竹簽子上咬下最后一個山楂,在嘴里嚼了幾下咽下去,冷不丁地說“但他對你應當還是很不錯的吧”她這話也不知是在說給誰聽,在周圍巨大的歡呼聲中,她漫不經心地說道,“他這個人雖然一向很多毛病,不過當爹還是很像樣的。”
衛嘉玉怔忪了一下,垂下眼良久沒有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