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玉喜歡聽旁人口中提起她素未謀面的母親,好像也從這些只言片語中終于一點點勾勒出了她的模樣。
小拙帶著她去了秦蕪過去在這里的住所,隨后又去替她找了一床被褥,好讓她今晚在這兒過夜。
聞玉一個人的時候在屋里走了一圈,發現室內的擺設十分簡單,幾乎一目了然。
這間屋子里最多的東西是書,且大多都是經書。
這些經書里許多有關佛教的教義,這原本是不該出現在這里的。聞玉從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翻了幾頁之后,果然在經書上發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筆跡。
一種字體娟秀端正顯然是個女子,另一種字體光潔秀勁看樣子是個男子。
二人似乎在經書上辯法,激動處朱紅小楷密密麻麻幾乎擠滿了周圍留下的紙頁空隙,有幾本還另外附了紙。相比之下,女子的筆跡更多,辯到激動處筆鋒泄露出些許灑脫;男子筆跡少,口氣也更顯沉穩老練,只是每卷經書最后的結語幾乎都是他的筆跡。
聞玉讀了一會兒沒有讀懂,覺得甚是無聊。她這會兒又忽然間十分想念起了衛嘉玉。也不知他現在人在哪里,今晚又是在哪里過夜的,有沒有受傷。
可惜現在想這些都無濟于事,聞玉在心中嘆了口氣,決心明天再去這附近的林子里看看,早一日和他碰面,才能早一天想法子從這山里走出去。
她興趣缺缺地將經書翻了翻,隨手放了回去。這架子上書冊多已泛黃,堆疊得也不整齊,想來屋主人過世后,就再沒有人打理過。
當她翻著這些架子上的舊書時,忽然從架子上掉出一本未寫書名的本子來。聞玉將那本子撿起來一看,隨手翻開一頁就見那上頭寫著
昨夜大雨,天亮方止。睡前偏殿燭火長明,雨中似有誦經聲,今早晨醒,竟得好眠。但偏殿久未居人,大約屋檐漏雨,夜風寒涼。今晨嬤嬤外出,或可找個理由請人前來查看。
聞玉后知后覺地意識到這似乎是一本手記,且對比字跡,與那佛經上的應當是同一個人。這宮殿的主人既然是秦蕪,那么這么手記出自誰手自然也就不言自明。
聞玉的心跳微微急促了些,像是透過這故紙堆里的只言片語,窺見了一點早該叫歲月封塵起來的過往。
那經書上落筆回應的另一個人呢。
是否就是那個夜雨中于偏殿徹夜誦經的僧人,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