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這兩日在上面瞧見了姜寶玉的行事作風,宋司衣便不大喜歡姜寶玉此人。
又因劉司衣與她說,姜寶玉是姜元慧的親侄女。
她便更覺得姜寶玉是那種喜歡投機取巧,爭強好勝之人。
正好朱典籍剛被姜寶玉訛詐了錢財,還懷恨在心。
這會兒瞧見宋司衣的臉色不大好了,她便上前來添油加醋道“回大人的話,聽說是因為想要拿到更好的材料,是以沒有先進來選取基礎材料,而是先去取私物。結果被助手小宮女坑害,錯過了時機,才會這樣的。”
聽到朱典籍的話,鄭司衣便開始在材料簿上找姜寶玉的名字,想瞧瞧她到底帶了什么進來。
宋司衣卻無奈搖頭道“我燕人冬衣素來以獸皮為主,北地苦寒,將士冬衣更是不能馬虎。
你如今連獸皮都沒有,自是不能做出什么合適的冬衣了。
真是可惜了,明明是穆尚服親自教導之人,怎會糊涂成這樣”
宋司衣說著,看也不看姜寶玉的作品一下,便要在她的成績單上寫下一個乙等,若非姜寶玉做的是士卒冬衣,而司衣司早有規定,只要做了士卒冬衣便自動是乙等,她連這個乙等也不愿給姜寶玉。
“等一下。”
宋司衣提筆未落,鄭司衣卻叫住了她,拿著材料簿遞到了姜寶玉的面前道“你帶了私人材料進來,而且只帶了一樣”
姜寶玉含笑與眾人行禮。
“是,小女帶了棉花進來。”
棉花
宋司衣和劉司衣也都紛紛皺眉,跟著看向鄭司衣手中的材料簿。
“沒有寫錯不是木棉,而是棉花”
“是。”
姜寶玉笑著應聲,還把剩下的棉花拿出來給諸位考官瞧。
“西北諸戎傳中有云高昌國,多草木,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名為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此物便是書中所記載的白疊子。
不過因著小女微時隨家父去往北地,在當地發現這種作物時,見其形如云朵,潔白如花,觸感柔軟,便自行將其命名為棉花了。”
“白疊子”
宋司衣聞言也是一驚,忙取了一些棉花仔細攥在手中,很快便激動笑道“是了,本官也曾聽師父提過,高昌國的白疊子棉多籽少,相比木棉而言更柔軟有彈性,且更保暖親膚,而且曬過日頭之后,會更暖。
用來做冬衣最合適不過。”
宋司衣說完,忽然又一臉惋惜。
“只可惜這高昌國之物未必就比那秦國的綿羊更容易得到,你便有這等機緣和巧思,想要用在我們大燕將士身上作為冬衣使用,也必定是不合適的啊。”
姜寶玉早知考官會有此等顧慮,對答如流。
“大人大可放心,小女在得之北地棉花與古籍中所記載的高昌國白疊子同屬一物之后,便寫信與家父,請他再往北地,尋找這種作物的種子,培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