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乾明覺得,答案是值得的。
上頭的人雖然牛逼,但活終究是他們這些下面的小官在做。
像姜家這樣一直跟尚書大人交好,卻不打點下面官員的富戶,在神都真的屈指可數。
趙乾明甚至還覺得,姜家就是因為看不清小官的重要,所以才會被區區一個五品女官算計,丟了皇商資格的。
如今終于想起來要巴結他這個度支主事,倒也算是姜家開竅了。
他雖然心里這樣想,但嘴上還是要謙虛幾句的,于是接過收據時還笑著猶豫道“這自然是應該的,只是對姜大人來講,未免太不公平一些了。”
“哎”
姜寶玉打斷了他,笑瞇瞇道“大人在這度支司這么多年不挪窩,難道是因為能力不夠嗎官場藏拙的道理,就不用下官與大人細說了吧。”
趙乾明一下了然。
度支主事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個肥差啊。
他掌管神都官屬的財賦支取調度,就相當于整個神都的財神爺,多少錢財從他手里走,隨隨便便刮點油水下來,都是尋常人想也不敢想的數目了。
這樣好的差事,怎會拱手讓人
這么些年他身邊也不是沒有能讓他扶搖直上的機會,還不是讓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出去了
當官嘛,爬得越高,摔得越疼,不如當個不上不下的五品小官,擔不了多大責任,卻還能小有威風,能平平安安狗到榮譽致仕,就再好不過了。
趙乾明越是這樣想,就越覺得姜寶玉是他的知己。
壓根不再懷疑姜寶玉的誠意,開開心心地給姜寶玉寫起了收據。
只他才剛要下筆,姜寶玉卻打斷了他。
“大人且慢,重陽將至,到時流民若要為皇帝獻藝,自然需要彩衣,養濟院人手不足,便是現去請繡娘來做也是來不及的,不如直接去成衣店買。
下官覺得,大人可直接寫張彩衣的收據給下官,記上這批彩衣是度支司捐贈,更能體現度支司對養濟院的大力支持,到時將其他民間養濟院的人比下去了,皇帝也有面子啊。”
“直接捐贈彩衣啊”
趙乾明有些猶豫了,度支司一向發錢不發物,縱使偶爾為了方便,會直接向倉部去調糧食發往養濟院,但直接發衣裳還是沒有先例的。
不然宮里也不會專門派一個尚服局的女官來特意為流民制作冬衣了。
再說彩衣的事情他也不懂,這個事兒他們度支司就是掛個名而已,實際上全都由姜寶玉操作,萬一要是出了什么事兒,到底該算誰的呢
姜寶玉自然看出了趙乾明的顧慮,立時給他吃了定心丸道“下官知道大人在顧慮什么,只是大人也不想想,下官出宮來養濟院,是干什么的
要是這批彩衣出了什么事兒,對下官又有什么好處這可是在皇帝面前露臉的大好機會,下官是不想獨享功勞,才要帶上大人的,大人若是不領情,那便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