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寶玉從冷宮回來不久,就聽說淑妃在冷宮暴病身亡了。
皇帝震怒,登時命人緝拿看守,下令查明真相,給韋家一個交代。
不想水寒舟竟然主動投案,說是自己不忍皇后受辱,一時氣憤所致,同時奉上韋氏家主韋元貞參與鄭國公逆謀一事的證據。
皇帝雖對水寒舟為水漓歌尋仇的說辭,半個字也不信,但瞧見韋元貞參與逆謀的證據之后,便也顧不得水寒舟濫用私刑一事,可對于如何處置韋元貞一事,他又再度陷入兩難。
畢竟韋家是皇帝的母家,亦曾經對他有恩。
且先前鄭國公逆謀一事并未聲張,如今再要用這件事去定韋元貞的罪,恐怕難掩悠悠眾口。
可說來也巧,亦不知是誰暗地里幫了皇帝一把。
韋元貞一家上山祭祖時,竟被一伙山賊圍剿,韋氏他這一支竟是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皇帝聞之自是震怒不已,立時派崔友雄帶著水寒舟上山征繳山匪,既替韋氏報了仇,又替當地百姓清楚了山匪,倒是成了一舉兩得的美談。
至于韋氏,皇帝隨即下一道圣旨,將他生母慧妍太后那一支中最為老實本分的一位中年封為韋家家主,由其承襲韋元貞的爵位。
并且厚葬淑妃,仍令其以妃位下葬。
將其欲毒害水漓歌一事抹的半點不剩,連宮中已經記錄在冊的書冊,都一并銷毀了。
宮里貴人都覺得這是皇帝心中還有淑妃,是明著侮辱水漓歌這個皇后,可在姜寶玉看來。
他們怕是啥也不懂。
一件事情如果當事人不覺得是傷害,那便算不得是真正的傷害。
皇后當時既然能力勸皇帝繞過淑妃,只是打入冷宮,就說明她早不在乎此事了,是以淑妃有個什么結果,她都不在乎。
更何況淑妃連同全家慘死,水漓歌的仇早就報了。
至于她身后的名聲,皇帝如此做,不過是給大家一塊遮羞布而已,何須去計較
世人只從這些表面上的事兒說什么皇帝對淑妃終究還是有感情的,卻完全忽略了另外一個事實。
那就是最開始弄死淑妃的水寒舟到現在不光什么事兒都沒有了,還因著上山剿匪有功,搖身一變成了韋家的恩人呢。
這不是寵溺是什么
所謂愛屋及烏,也不過如此了吧。
難道不正是因為皇帝厚愛水漓歌,所以才會如此偏愛她的弟弟
總不會是皇帝心悅水寒舟才如此吧
而不知道為什么,姜寶玉隱隱的察覺道,水漓歌這些年來,似乎一直都在扮演著這樣不爭不搶,默默吃虧的角色。
雖然到頭來什么都是她的,但她好像當真如水寒舟說的一般,什么都不曾為自己爭取過。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選之子嗎
姜寶玉覺得也不盡然,她甚至還有點害怕水漓歌了。
因為倘若一切都是假象,那水漓歌便當真如淑妃所說,是這宮中,乃至這世上最讓人毛骨悚然之人了。
不過無論是皇后的真正為人還是姜寶珠失蹤的真相,姜寶玉此刻都來不及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