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虧得皇帝只是叫姜寶玉設計進德冠,并沒有叫姜寶玉一定要親自做。
又因為有了翼善冠的先例,姜寶玉便偷了些巧,在翼善冠的基礎上,取掉小翅膀,將骨架的材質從鐵絲和竹篾換成了鎏金銅,皮革張形,外貼薄皮革鏤空花飾。
先前因著做翼善冠時時間倉促,并沒有做過多裝飾,如今做進德冠時,姜寶玉生出許多新的靈感,便都加在了進德冠上。
將圖紙畫出之后,姜寶玉便將此事交給了下面的典衣去安排,她自己則專心制作要送給趙貴妃的禮服。
不想進德冠的設計太過成功,司衣司一將成品送到皇帝面前,他就喜歡的愛不釋手,下令要讓讓三品以下的寵臣也能戴上如此美麗的進德冠,依舊由姜寶玉來處理。
這就讓姜寶玉又開始罵娘了。
早知如此,一開始又為何說只給三品以上的貴臣做帽子呢
如何在不同等級官員的帽子上作區分,是個復雜的問題。
畢竟朝廷官員從九品到一品,三級為一等,所戴之帽應是有嚴格的等級區分的。
尤其皇帝命令太子觀禮時,也需佩戴進德冠,這也要有所區分才是。
先前為了區分各級官員的身份,司衣司通常都是在帽檐的紋樣上做區分,可是這樣一來,留給姜寶玉和司衣司的時間根本不夠。
是以姜寶玉想了一個法子,那就是在冠頂加鎏金銅梁,分為一梁、二梁和三梁三個等級,而只有三品以上的貴臣才能戴三梁冠。
三這個數字在華夏是很有深意的,道德經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于是三便成了華夏文明中一個很富有哲理性質的數字。
姜寶玉以三定為能夠加在進德冠上的最高梁數,也是為了彰顯得到此冠之人的高貴身份。
至于皇太子所佩戴的進德冠,便在鎏金銅梁上雕刻太子專屬的紋樣,以彰顯身份的不同。
如此,由皇帝為了撮合姜寶玉和水寒舟而引起的制帽風波終于告一段落。
雖然姜寶玉與水寒舟之間半點進展也沒有,姜寶玉也并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但是皇帝很快樂,而且已經忘記了自己掀起這場風波的初衷。
他甚至還會經常戴著自己的小翅膀翼善冠在水寒舟面前晃悠,時不時說一句“沒用的玩意兒,朕都幫到這個份兒上了,你也沒追上人家,真是廢啊”
每當這種時候,水寒舟總會給他一個冷厲的眼神,好像在說“我謝謝你八輩祖宗啊。”
然后皇帝就會裝作沒看見一樣,立即戴著他的小翅膀翼善冠到別人面前去炫耀了。
雖然他不會在別人面前多說一個字,但他的姿勢和神情就好像在說,看吧,我有凰羽做的翅膀,你們沒有吧
就連水漓歌瞧見他這副模樣,都忍不住叫去姜寶玉賞了好些東西。
“皇帝已經許久都沒這么高興過了,你做得很好。”
可姜寶玉看著水漓歌賞得那些東西,積壓在心中許久的話終于控制不住地說出了口。
“娘娘若是真心想要賞賜臣,可否不用這些東西,換一樣賞賜給臣”
23txt23txt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