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煜陽沒有食言,再次跟老楊見面的時候,沒等對方開口,他先說道“不是想聽聽故事么,那我今天就給你講講。不過,你可別嫌煩。”
“不煩,不煩。”老楊笑瞇瞇地說,“我這人啊,沒什么優點,就是有耐心。你慢慢說。”
金煜陽扭了扭身子,換了個相對舒服的姿勢。
“在一個窮縣城里,有這樣一戶人家,男的在磚窯燒磚,女的沒工作。她大多數時候都在發呆,偶爾也許是清醒了,就會又哭又笑。他們已經有兩個兒子,后來又生了一個。老三生下來被按超生處理,罰了一筆錢。家里本來就窮,這下日子更不好過了。”
“男人把這些都歸咎于老三,兩個哥哥也是打心底厭煩這個弟弟,覺得是因為他的出生,才導致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難。所以,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個討人嫌。”
不用問就知道,這講的就是他自己。老楊沒有打斷,認真地看著他,聽他繼續往下說。
楊屯本來就是個窮地方,金煜陽的爸爸這個磚窯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并不多,勉強能夠一家四口吃喝。媳婦腦子不好使,發現懷上老三的時候,月份已經大了。沒辦法,只能生下來。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超生就得交罰款,不然工作就得丟了,一家人只能去喝西北風。
金父東挪西借,好不容易才把錢湊齊交了上去。家里的日子本來就緊巴,這下更是捉襟見肘。
老三生下來又瘦又小,就連接生的大娘都說這個孩子不一定能養得活。
這樣的一個孩子,想送人都送不出去。金父當時的想法就是能活就活,活不了家里也少了一份負擔。總之就是,聽天由命。
也許是老天垂憐,也許是
母愛天性使然,金母那段時間總是把這個小不點抱在懷里,孩子哭了,她不會哄,就喂奶給他吃。
鄰居見母子可憐,時不時會有人給金母送點吃的。就這樣,老三命大地活了下來。
既然活了,就養著吧。
金父每天上班賺那點微薄的工資,金母發呆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時候一整天都不動地方。兩個哥哥因著義務教育,都有學可上。即便是放了學,也不怎么搭理弟弟。
因為長得小,穿得又破,周圍的孩子沒人愿意跟金煜陽玩。
可以說,他是在孤獨中長到了五歲。
那年,金父的表姐,也就是金煜陽的姑姑來到他家,把他給接走了。
姑姑那時已經將近五十歲,一輩子沒結過婚,更別提孩子了。
年輕的時候不覺得怎樣,歲數越來越大,有時也開始擔心自己老了以后該怎么辦。
知道自己表弟家孩子多,于是她萌生了從表弟家里過繼一個孩子的想法。
金父自然是愿意的,送走一個,家里的負擔會輕些,更何況表姐還答應給一筆錢。
就這樣,金煜陽跟著姑姑去了另一個城市。
在姑姑家里,他第一次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第一次吃到了豐盛的飯菜,第一次去了幼兒園,第一次有了小伙伴
小孩子適應能力強,他很快就融入到新的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