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匯豐城中都在流傳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那就是聚安堂開業那天上門跪求的那個病患的病情已經好轉
當初被很多家醫館都斷定絕沒有治愈可能的小娃娃,在聚安堂兩天的時間內,就已經有了好轉的情況,不知內情的善心百姓拿出了他們的同情心,都希望這個孩子最后真的能挺過來。
但不少的有心之人,或者利益相關的人,就一直存著懷疑的態度,認為聚安堂的人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城里不少經營小藥鋪,把藥材的價格也定的相應比較高的那些商家就是。
同行之間雖然有競爭,但是這些人也會相互交集,至少是面和心不和,表面上碰面也會虛假一番。
而最近被提到比較多的話題不是誰家有賺了多少銀兩,而也是圍著這個求診的孩子在轉悠。
“陳掌柜,聽聞聚安堂那邊真的把那個怪胎娃娃治好了,你覺得這事可靠么”
“呵呵,我說張老板,你是不是數銀子累到了,這樣的鬼扯你也相信,那孩子的情況你難道沒有打聽一下,接診過的蕭大夫的話你不是沒有聽到吧”
“這個”
真正接手治療過的,城里就有一家叫做益春堂的醫館,哪里的東家就是一位姓蕭的年輕郎中,那里曾經傳出消息,說那孩子回天乏術,想要救活基本只有神仙下凡,還把人趕走叫她們回去安排后事。
當時說的那孩子好像還是身中劇毒,來日無多的情況等等,總之,這次要是聚安堂把那孩子救下來,這最打臉的莫不過就是那益春堂的東家了。
這杏林之中,想立個腕并不容易,但是醫術不濟這事可是傳的比什么都快,直接影響到自家的藥鋪開不開的下去。
所以醫者都很愛惜羽毛,只要是沒有把握的病人,基本上都不會接下來,往往是在開始就拒之門外,總比死在
自己手上的要好上很多。
里外這事,不管那孩子最后是生是死,對他們的影響倒是有限,隱隱到最后成了聚安堂和益春堂的生死對決,這兩家以后的聲譽已經和孩子的存亡掛上了勾。
所以
蕭大夫為這事急的已經好幾天沒有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了,連十分愛惜的皮囊,現在收拾起來都有點力不從心,更是叫家中的伙計別的什么都不敢,專門守在聚安堂周圍,打聽第一手的消息。
就差在家里供奉上各路仙佛,祈求那孩子早早的一命歸西,自己才能高枕無憂。
心中也是暗恨,當初就不應該聽了那賤人挑撥,想到這樣的方式打壓同行,要是動手也要用別人治不好的怪病之人,這下可好,直接把自己放在風口浪尖上去擔驚受怕的
真是想誰誰來,剛在心里罵完了那個賤人,賤人就帶著她的婆子走進了醫館的大門,身上雖然披了大斗篷,看不到容貌,但這傻子是不知道大夏天的越是這樣越招人視線么
“英英,你怎么來了”見到來人走進來,蕭大夫一個眼神,機靈的伙計已經開始快速的落板,把鋪子臨街的一面給關上了大半,只留下走人的一小道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