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正坐在小杌子上做繡活,聞言,奇怪道“沒有啊。”
傍晚,夕陽西沉,姜姜看著窗欞外的斜陽,確信自己今天是等不到回復了。
第二天。
第三天。
謝璋就像是遺忘了她的存在,依然毫無音訊。
姜姜忍不住猜疑,自己送的字帖真的送到了嗎還是說她寫得實在太丑,謝璋干脆放棄她了
又或者她那天調頭就跑太失禮了謝璋不高興了古代人好像很重視這個
或許,她應該給自己找點事兒干轉移注意力,不要胡思亂想了。
等到第四天,姜姜終于下定決心,與其在這里胡思亂想,不如直接去找謝璋。
結果是她又撲了空。
“那娘子,這便要離開嗎”橝枝斟酌著地、問面前的姜姜。
姜姜想了想問,“我能進去拿回我那本字帖嗎”
這其實是有些失禮的要求,可考慮到姜姜和謝璋的關系,橝枝答應了下來。
“郎君平日里便在這張桌子上學習。”
平平無奇的紅木案幾,案頭點著一盞銅牛燈,桌上的筆墨紙硯都整理得整整齊齊。
姜姜刻意避開其他書卷紙頁,目光飛快搜尋,一下子就在桌角找到了自己那本字帖。
放在這么顯眼的地方,應該是看過了。那為什么不回復她還是覺得沒必要
姜姜猶豫著拿過字帖翻開了第一頁,一行行骨峻挺拔的小字映入眼簾。
這個是
姜姜一怔,捧著字帖好像明白了什么。
這是謝璋的批注。
這是她第一次看到謝璋寫的東西,哪怕只是批注,姜姜還是努力地默讀辨認。
然后她發現
看不太懂。
中學的古文水平顯然不足以支撐她毫無障礙的古人寫的東西。
但是姜姜能感覺出謝璋的言語非常平實,并不追求華詞麗藻,用詞不偏不倚,準確入骨地指出了她問題所在,并沒有考慮到她幼小的自尊心的意思。
她的筆畫進步很大,如今最重要的是結構。
謝璋寫得很滿,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不厭其煩地,給她指出結構問題的。
比如說這里“反”、“及”二撇,先長而斜硬,后差短而腕轉。
“上”“下”直畫宜短
都寫好了,卻不交給她。姜姜指腹小心翼翼地摩挲著紙面,是忘掉了嗎
姜姜眨眨眼,既雀躍又失落。
失落的是,她的事好像在謝璋心里并沒有那么重要,是可以向后稍稍的。
雀躍的是,謝璋認認真真看過了她的字帖,學業那么繁重的情況下還耐心地一個字一個字做了批注。
姜姜拿起一張紙,提筆寫下幾個字,先解釋了一下來這的原委,為冒昧道歉。
“字帖我拿走了,多謝九哥哥的批注,我這就回去練習。”
姜姜從前并不清楚暗戀的具體感受,如今卻忽然有了切身的體會。
大概就是,只要和對方能有接觸,不論是什么樣的接觸,都能讓她涌向出無限的動力,整個人就像是被打翻的汽水,咕嘟嘟冒著泡,她能在每個日夜反反復復回味這只言片語,滿懷期待閉上眼,迎接嶄新的一天。
她再一次來到了“考槃居”,這一次卻在上次放字帖的位置看到了一張字條。
明顯是謝璋留給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