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柔的珍珠養殖廠在臨水欣村辦了起來,試驗站那邊聯系研究所給了她很多幫助和支持,并了兩批珍珠母貝。
秦柔還承包了漁業公司的漁船,打撈捕捉到不少野生珍珠貝。
技術人員和秦柔做了統一的規劃,用不了多久,登上海堤,就能看見海面上整齊地排列著一條條繩索,上面懸著彩球,底下養著珍珠母貝,海水一陣陣的浮動,給母貝們帶來海洋深處的營養物質。
一葉扁舟飄在海水上,船上的人員定時檢查珍珠貝的生長情況。
說是個珍珠養殖廠,實際上暫時只是個七八人的小作坊。
秦柔的珍珠養殖廠,名字叫做“尋柔”,她也是個取名無能人,珍珠廠都喜歡叫什么潤什么潤的,她不想叫海潤啊柔潤之類的,隨隨便便就取了個名字,叫做
尋柔珍珠養殖廠。
秦柔叉著腰,看向簡陋磚房上掛著的木招牌,周圍太簡陋了,蓋房子就花了不少錢,又是作為廠房,又是員工住宿房。
“這個養殖廠真簡陋。”
真像個黑心小作坊,哈哈,幸虧她們不賣吃的,只是養珍珠而已。
總而言之,珍珠養殖廠還是開了起來,等到八零年底,第一批珍珠就會產出。
處理完了珍珠養殖廠的事情,秦柔坐船離開瓊州島前往廣城。
這些年來,瓊州島來往廣城的輪船她已經來來回回坐了很多回了,就在這一兩年,輪渡的變化也很大,就好比說,以前經常是夜晚七八點才出發,第二天也正好是這個時候抵達目的地,現在各種時間出發的輪船都有。
以前是隔著海水,看著另一處島上燈光璀璨,引起了無數逃離人,現在口岸已經打開了,七月,深城和另外三座城市開始試辦出口特區,等到八零年,就會正式成為經濟特區。
馬上就是一場輝煌的到來,屆時夜晚不再只是曾經一座孤島燈光璀璨,而是四處燈光閃耀。
秦柔回到了學校,回學校之前,她在廣城找了個手藝好的老銀匠,拿出試驗站送給她的兩顆珍珠,請求老銀匠幫忙給她做一對珍珠耳鉤。
秦柔粗糙地畫了耳鉤的形狀,希望老銀匠能幫她把珍珠鑲嵌上去。
“這這是珍珠啊這可真漂亮”已經年邁的老銀匠看著手中的那一對細膩的海水珍珠,只見這對珍珠圓潤漂亮,光澤美麗,在陽光下反射著寶石珠光。
“對,這是南島產的海水珍珠,老師傅幫我打個珍珠耳環。”
找完了老銀匠后,秦柔回到了學校里,她要辦廠的事情,學校老師也都知道,因為像她這樣要辦廠的學生并不是孤例。
七七屆七八屆的大學生比較特殊,年齡相差十幾歲的都有,很多人以前留有不少人脈和存款,此時趕上了一陣投資辦廠的熱潮,一些膽子大的,這會兒哪里坐得住
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掏錢湊在一起辦廠開飯店的不在少數,學校的老師對于這種情況也是樂見其成。
上面不是說了么,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們在學校里學再多的知識,都不如主動應用到實踐中去。
像在她們企業管理系就有好幾個學生開了廠,不過這會兒比較流行開服裝廠和罐頭加工廠之類的,秦柔要開的珍珠養殖廠就屬于比較奇葩的廠。
“珍珠”
“為什么要開什么珍珠養殖廠你要是有錢,現在開服裝廠不好嗎”
服裝廠成本低,見效快,很快就能收回成本,粵省這邊的人可不是一蜂窩的人都去辦各種服裝廠,現在辦服裝廠的可太多了,根本不愁賣,全國都在缺衣服,都想換上新鮮漂亮的衣服,要穿花衣裳,要穿喇叭褲
其他省的都來廣城這邊的服裝廠批發進貨,不過秦柔暫時不想去摻和服裝廠這一腳,這邊的服裝廠太多了,以后競爭也厲害,衣服論斤賣,價格被壓得很低,大老遠的來這里批發回去賣衣服倒是賺錢,自己在這里開衣服批發廠也沒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