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著檐下竹簾,簾上竹影婆娑。
“靜月軒”內,一只錫甑音同贈放在火爐上,沈蓁蓁正與錦云將一個個洗凈的青梅放在甑中。
這是在試做“果香露”。
這樣蒸出香露的法子還是她在蔣州結識的好友教的,就連錫甑也是對方贈給她的。
她的好友言,這法子乃是由其祖父母從古籍中按抽煉丹砂的法子獲得,后又經過數年改良提升而成。此法蒸出來的花香露可放入開水中代替茶葉,亦可加入到酒里增加美味,或是調成汁,用于制作糕餅。
沈蓁蓁得了此方法后,很是喜愛用。
一滴露就能提香、能增雅,堪屬畫龍點睛,獨特而富有妙趣,最重要是
只需采花制露就行,不用花錢
萍水相逢,竟然得人如此好禮相贈,沈蓁蓁嘆一聲好想念那位好友啊。
這法子雖不花錢,但取一滴花香露就極為麻煩,得采無數新鮮花瓣,還需時刻控制好蒸東西時的火候與時辰,屢敗屢試才能提煉出極少幾滴。
娘子倒好,日日送給蕭世子的糕點里都用了花香露,使得這一個月來,她帶著其他奴仆簡直采了府內外所有春日盛開的花,日日提取,日日送給隔壁府。
錦云就從未見過自家娘子如此對誰用心過,沈蓁蓁此人趨利避害地緊,行事目的性極強,沒有回報的事情從來不做。
不愧是對待那么有錢有勢的人,她當真肯下血本付出。
思此,錦云放完青梅,去撥爐中木炭,有些促狹地看沈蓁蓁,又問道“娘子,你連日來給蕭世子做糕點,每制一種花,都極大方地加了對應的花香露,如今已幾近耗盡了先前的囤貨,我還以為今日是得繼續補充花香露,怎就改為蒸果子了”
沈蓁蓁一雙含情目看一眼婢女,幽聲回“我想要做梅子,但此季節再無梅花,只有青梅,只得以果替花,且蒸來試試罷。”
錦云詫異“為何要做梅子”
自然是要提醒某人“摽有梅,頃筐塈之”,他可以有所動作了啊。
今早叔母叫她去北堂,好心問她是否要在長安城補辦一個及笄宴,畢竟當初她及笄時人在蔣州。及笄宴這類對女子舉足輕重的大宴,舉辦的目的十分明確,乃是廣而告之小娘子如今成年,可行婚嫁之事了。可下個月即是她十六歲生辰,時隔一年再辦,多少有些失面子,再說了,她已有情郎,也用不著如此。
而叔母如此積極張羅,也并非真心要花錢替她辦,沈婳不久也要到及笄年齡,作為長女,只有她定下親,這沈家方可張羅她二妹沈婳的婚事。
這種隱晦的催促,心細如塵的她豈能不懂
看著簾下隨風晃動的香妃色穗子,沈蓁蓁眼眸閃動,沒朝婢女明說心中想法,只道“這不是青梅初熟的季節么,應景而作。”
熟悉沈蓁蓁如錦云,看幾眼微蹙著黛眉的小娘子,能讀出她面上隱約透著的愁緒,便識趣地不再多言,只專心幫沈蓁蓁提煉青梅露。
端陽節這一日傍晚,“朝云院”的奴仆們圍在一起閑話時,收到小北門的門房攜來的食盒。
蕭衍不在院中,且連日的食盒皆是由素霜或素雪處理,眾人便理所當然地接了東西過來,不等主子,掀開了盒蓋。
甫一見內里情況,一時間眾人面面相覷,其中一位嘴快的不禁詫聲開口“只有一個啊那給誰吃”
今日的食盒中,有一白瓷盤,上置一顆“青梅”,旁邊另有一個精致酒壺。
連日來,隔壁送來的糕點數量皆還算
可觀,他們分食時,即使不能人均一個,也沒有遇到這種獨獨一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