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傳到了文帝耳朵里,文帝在御書房里黑著臉,轉著手中玉制掌珠,一言不發地闔了半晌眸子。
誠然,宸王府的賓客數量少,有一部分原因乃是宸王歷來避嫌,不與別家交往之故,但這安和縣主李惜玥與沈家二娘子沈婳的生辰實在相近地過分,氛圍的冷熱對比來得如此立竿見影,自然而然帶來的沖擊就被放大數倍。
文帝不悅,他身旁會看臉色的內侍就開口寬慰“陛下,老奴昨日奉您的旨意賜物給貴妃娘娘時,多聽了一耳朵誠玉公主的話,說是蕭世子親自去給安和縣主慶生了呢,好似還送了個很珍貴的古籍。”
蕭衍是否去了宸王府,文帝自然是一清二楚,內侍的話不痛不癢,并未寬慰到他幾分,但好歹是撬開了他緊閉的嘴。
想及先前那鄭朗拒了嫁女給齊王之孫,反
而嫁給了個九品崔姓郎君,文帝冷笑一聲,怒道“自前朝起,山東郡姓已是世代衰微,當下朝中重臣有之,卻更多的是諸多別的姓氏何以世風如此,如此看重他們”
內侍不敢接話,聽文帝繼續發怒“他們中不乏才能見識平庸低劣之人罷卻還自詡是高貴士大夫,悠然自得地自夸高門,炫耀死去的祖先功績,依附于富貴之列。為何為了婚嫁的時候,依此大量索取財物”
堂堂皇帝竟是將錢財掛于嘴邊,顯然是怒到失了理智,內侍不敢多言,只繼續替文帝扇著涼扇。
文帝發泄一通,情緒稍有平緩,這才終于停止轉動手中掌珠,吩咐道“明日宣齊王進宮。”
翌日,齊王李耽,文帝第二子,奉詔入宮覲見。
文帝交代他一番留守長安之事后,又看似隨意地提了句山東郡姓人士矜傲自夸一事,李耽聞弦而知雅意,出宮后便召集了府中門客商談。
李耽那廂如何談論山東士族且先不提,山東士族的小娘子沈蓁蓁猝不及防地知曉,自己那在蔣州結識的好友馬上要到長安城后,她整個人搖身一變,這幾日懨懨的狀態立時不見,眼亮如曜石,嘴角上揚至耳邊。
這日,她起了個大早梳妝,剛剛穿戴完畢,準備出門去迎接好友時,沈霏霏就蹦蹦跳跳地進了她的屋,并且自告奮勇地道“姐,你今日出門,採芙蕖和蓮葉的事務交給我,我保準幫你完成”
沈蓁蓁狐疑地看沈霏霏,“你不是嫌日頭高,曬么為何一改常態要主動出門”
轉念一想,這恐怕是沈霏霏要躲避背書做學問的借口,不等沈霏霏回復,沈蓁蓁就板起臉認真道“玩物喪志,蒸花香露用不著你操心,我自會派人去採,你莫動歪念頭想躲背書,我晚些時候回來,照樣會檢查你
和約弟的今日功課。”
被戳穿心思,沈霏霏悻悻然,嘟噥道“學堂放我們酷暑假期,我就沒一日歇息,日日還要學習你倒是好又要出門見人了,就拘著我們二人,不公平”
沈蓁蓁和沈霏霏這兩人的伶牙俐齒并不因年紀差別而有差異,沈蓁蓁除非拿她的權威施壓,否則沈霏霏是絕不會妥協的。
眼看著時辰將近,沈蓁蓁沒空再與沈霏霏糾纏,破例允她出門半日,極快地叮囑她當心些、早些回來,便匆匆出了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