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沈蓁蓁中毒一事,蕭衍守她到后半夜,只稍許闔了下眸子小憩就起了身,因此,出發去上值,便比往常早了好些。
就因偶然早這么一回,路過崇仁坊時,便陡然看到了牽著一個女童、從府門出來的小劉氏。
蕭衍不由瞳孔一震。
沈尚書故去后,連沈家都沒落不少,這位沈尚書的外室,時隔多年,竟然還住在這里。
要知道,崇仁坊與蕭沈二府在的永興坊只隔了條街,都位于皇城東,這皇城東一片地,直至城門,都是達官顯貴、皇親國戚的聚集地。
往前沈尚書在世,安排自己的人住這里并不算多大點事,可如今沈尚書沒了,小劉氏的身份是商人,即便再是有錢,背后沒有權勢給予支撐,要想住在這里,是斷然不可能的。
心中懷疑疊起,蕭衍放緩馬行速度,停在巷口的茂密樹叢后,靜默看著小劉氏那廂。
只見小劉氏一邊牽著沈冉冉上牛車,一邊道:“過會去了干娘處,與阿姐們玩耍,可得遵規守矩,不可頑皮,可懂了?”
沈冉冉爬上車轅,扭頭懵懂反問身后小劉氏:“可她家的那位長姐二姐對我總是很兇啊,我不頑皮他們也會罵我。阿娘,分明你常常給他們送錢去,為何他們還是這么對我們?”
小劉氏嘆息一聲,掩下眼中痛苦,勉強笑道:“都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是阿娘欠他們的……”
干娘,送錢,有恩。
聽到這里,蕭衍不可能察覺不出小劉氏話中的蹊蹺。這幾日他的人盡是去跟劉氏了,倒忽略了小劉氏這條重要線索。
蕭衍抬手招來隨行的石柒,嚴肅吩咐道:“派人秘密跟著她二人,再查一下這個宅子的背后人是誰。”
石柒得令離開后,蕭衍繼續前往上值。
一進衙門內門,手下的一位參軍就急匆匆地從內走出來,差點就直直撞上他。
“作甚這般急?”蕭衍開口問道。
王參軍見是上峰,見禮后答道:“昨日在前頭朱雀大街上,鄭家和劉家的人打起來了,兩家牽扯的人,一個萬年縣,一個長安縣,兩縣縣令都不管。這不,事主一早就來了,屬下這就去處理。”
蕭衍挑眉,這朱雀大街當真是個妙不可言的地方。
長安城正北方向,中央是宮城、皇城,皇城以南的中軸線,是一條寬闊無比的大街,就是“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以東,歸萬年縣管,以西,又是長安縣的轄區。
然東西兩邊的人,常在中間地方也就是朱雀大街上“較量”。斗毆傷人,搞成上公堂的地步后,長安縣和萬年縣哪個縣令都不好處理,便就往上一級推,直接推到了他們刺史府來。
他掌管刺史府后,就有幸見識到了長安百姓們之間發生的無數趣事,又因他往前在吏部任職過,對長安的官員他可謂了解得七七八八,一看事主家的當家名字,即刻就能浮出他的官位來。
如此一來,這長安城的京官們的宅內是個什么樣的情況,只要是家中有人犯過事,他都了解。
蕭衍饒有興趣地問:“哪個鄭家?”
王參軍答道:“工部尚書鄭尚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