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曾親手殺了自己的女兒,主角在自責與各種情緒重壓下爆發人格分裂,第一個女童人格便這么誕生了。
紀寧的聲音本就脆生生的,配小女孩兒也毫不違和,干凈純粹,帶著對生活的光明向往。
這種配音本就無法彰顯演員水準,底下有人在笑,覺得這就是流量的真實水平,演演小兒科的就算了。
第二個人格是需要被保護的怯懦少女,紀寧顫抖著牙關握著手掌,聲音褪去稚氣“我不想一輩子被關在這里,讓我出去吧,讓我出去”
她哭腔濃烈起來,表情也跟著入戲,第二人格張嘴哭出來時,她也張嘴爆發出了恐懼的哭聲。
哭并不好配,但她完成得恰到好處,臺詞清晰,不喧賓奪主也有人物情緒。
底下也明顯有許多觀眾愣住。
這是一人分飾多角
要知道在之前的節目里,也只有一個嘉賓敢挑戰分飾多角而已。
第三人格是兇手,主角把不好的一切都推脫到第三人格身上,這個人格滿是邪念。
紀寧哭聲驟然一收,換成嘶啞的、怨恨的、滲人的音調,咬著后槽牙瞪著眼“一起死吧,死在這昏暗的地方,我們都該死,我們都是罪人”
一串可怖的笑聲發出來時,場下觀眾不約而同地搓了搓手臂。
轉換速度之快入戲之強,讓他們漸漸對這個漂亮的小花旦有了一點改觀。
第四人格維持冷靜,但還是稍微有些后怕“是你殺了她,我們是無辜的,憑什么要我們陪你死”
“憑什么你們還問我憑什么”第三人格情緒漸漸激烈,“那你們又憑什么殺死我一意孤行創造出我的時候問過我想不想要被創造嗎憑什么讓我出來又讓我去死憑什么她要活著我就要去死把一切不好的推給我之后再抹掉我這就是我的意義”
情緒驟然一變,她冷笑兩聲,是似瘋似魔又理智的極端“那大家就一起去死好咯,永遠永遠在一起。”
最后一個人格是主角因丈夫離開而分裂出的人格,丈夫發現她殺了孩子也患上了精神分裂,毅然決然離婚出走,第五個人格的記憶刪除了這些片段,永遠停留在結婚那個大喜的時刻。
所有人格的爭吵和恐懼似乎和她無關,她也根本不在意。
她在意的只是自己的丈夫每天五點半下班,六點半歸家,初見的時候身后的戲臺子放著他最喜歡的戲,她輕輕哼唱時回了頭,二人相愛。
他最喜歡聽她唱戲。
紀寧從第三人格的悲怨中走出來,用喘息的時間飛速放空,捻起手指,意味悠長地替主角唱“則為她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尾音無限拉長,又逐漸轉輕,像是歌頌誰的愛情,又像是愛而不得后的悲傷。
更或者,像這一切一樣,聲勢浩大,又歸為一場唏噓的空。
停下來的一瞬間,連紀寧都無法克制住內心的波瀾,她劇烈地深呼吸著,眼角有水漬。
分不清是女兒的害怕還是母親的自責或是兇手的懺悔,她只想為人物流淚。
臺下是真的沉默了三秒。
整整三秒鴉雀無聲,沒有人開口說話,觀眾連同評委全都短暫停滯成為靜止狀態,所有人都盯著她。
三秒后,掌聲雷動。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