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疏桐前往南小街書肆,將書冊遞給翰林書肆的掌柜。
掌柜一見疏桐,樂呵呵道“丫頭,從前你隔三岔五便到我這書肆看書,過了這么久沒來,我還真有些不習慣呢。”
疏桐笑道“多謝掌柜掛念,如今我已出閣,自然不比從前逍遙自在。”
“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你這丫頭也出嫁了,許了什么人家”掌柜恍然大悟道,以手撫了撫下頜長長的須發,感慨道。
“是白府。”疏桐笑道。
“好,好。是個好歸宿。”那掌柜欣然道,繼而又轉喜為悲道“你這許久不來,可不知道,我這書肆的生意真是越發難做了。”
“我雖許久不來,倒也知道如今書鋪行情不好。”疏桐亦嘆道。
“可不是。去年底金川紫生的溫潤玉家出版成冊,一時間京都人人求之,頗有那洛陽紙貴的氣勢。那一陣子呀,我這小小的翰林書肆利潤頗豐。奈何自溫潤玉家后,金川紫生已封筆不寫,只剩下些不溫不火的作品。”掌柜的侃侃道。
“我今兒個呀,正是為了此事而來。”疏桐以眼神示意掌柜的,叫他看向手中的書冊。
“這書我讀過,很是新奇。”疏桐繼續道“掌柜的若是抄寫謄印,我相信定能賣個好成績。”
掌柜的聽罷,頗有些好奇地打量著書冊,念念道“冒充相府千金后她被迫追兇”
“哦。”掌柜悠然嘆道“這名字倒很是新奇。”
掌柜的復又繼續看下去,道“類似的推理斷案故事非常少見,我只讀過包公案一類的書,但此書更為通俗,受眾應更為廣泛。”
掌柜的繼續翻開內冊,因為上了年紀,有些老眼昏花,他看了兩行,便從抽屜里取出一枚放大鏡,放在書冊上,透過鏡片,書冊上的字驟然放大了許多,他微皺的眉頭松開,一邊看一邊道“這落月屯一說可真奇,想不到胤朝還有這樣的前塵往事”
掌柜復又搓搓手道“疏桐,這書呀,你可得留給我”
“今日我特為此事而來,自然是留給你的。”疏桐笑道。
“好,那我便將此書送去付梓了。”掌柜點點頭道“事成之后,五五分成。”
敲定一切后,疏桐辭別掌柜,欣然回府。
“攸之,你要去哪兒”方一進門,便見白攸之要出去,疏桐連忙問道。
“去御查院。二丫一事還未有著落,且那日丁仝還從駱駝村內帶回了十幾個孩子,得妥善處置才好。”白攸之道。
“此事急不得。一直把他們放在御查院恐怕也不是個辦法,丁仝他們也不好辦公,不如先聯系那積善堂,那兒收留許多孩子,二丫他們也好有個伴。”疏桐道“對了,村中老人們皆逃走了嗎”
“有幾個沒走。但他們應該知道得不多,我打算此行一去順便審一審。”白攸之道。
“好,我同你一起。”二人上車,驅車向御查院行去。
“白大人,你快救救大伙吧,這群混世魔王,可要把御查院給拆了”丁仝一八尺大漢,皺著眉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孩子們尚小,不通人事,或只短暫地陷入悲傷,注意力很快被御查院中的新鮮事物吸引,只見他們手里拿著從殮房里搜刮而來的各類器具,正玩著沖鋒陷陣的游戲。
突然,一個孩子從御查院中的大樹嗖的一聲跳了下來,大喝一聲道“急急如意令”繼而拿著刑具向同伴廝殺而去。
“停”白攸之高聲喊道。
孩子們頓了片刻,旁若無人地繼續廝殺起來。
白攸之行上前,抬手抽出一孩子手中拿著的炮烙鐵具,又轉過身來搶另一個孩子的竹板夾,道“都排隊,站好。我們去新的地方玩。”
“我們就在這玩。”一虎頭虎腦的孩子道。
“就你們幾個玩有什么意思,要去的那個地方有許多小朋友,要打仗就打千軍萬馬之仗。”白攸之故作有趣地說道。
那些男娃娃們的眼睛驟然亮了,乖乖跟在白攸之身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