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掌柜聽了紀吳氏的話,就有些遲疑地問道“遷鋪面、修酒樓也講究章程,卻不知太夫人想派誰去香河看著,奴才也好派人幫襯。”
紀吳氏一細想,心里就有了主意,笑著跟他說“就讓紀堯去看著。”
掌柜聽了難免一喜,竟然要派二少爺去看,那此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二少爺待人接物都十分溫和,手段卻如太夫人般滴水不漏,他們心里都是很拜服的。
接見完管事、掌柜就已經要中午了,紀吳氏找了紀堯前來說話,吩咐他香河這間潞綢莊的事。
顧錦朝在幔帳后喝茶,過了一會兒也被紀吳氏叫出來。紀吳氏跟顧錦朝說“這田莊的事,也不能空口說白話,聽那管事說什么便是什么。種什么、怎么種還是要親自去看過,才好定章程。香河離通州卻也不是太遠,不如讓你二表哥陪你去看看,我再派宋媽媽跟著你們。”
錦朝暗叫糟糕,外祖母這是存心想撮合他們了還不等紀堯說話,錦朝就道“二表哥日理萬機的,怎么好耽誤他,不過是看農事而已,我一人去也是可以的。”
外祖母笑笑“你從小就對這些一竅不通,我還能不知道讓你去看也看不出名堂。讓你二表哥幫襯著你,反正他還有事在香河,也不算是耽誤他。”
一副沒得商量的樣子。
錦朝嘆了口氣,瞥見紀堯沉默不語,心里倒是想苦笑了。頗有種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感覺。
紀吳氏說定的事,那就是不可更改的。
她下午就讓人套了兩輛馬車,派了一群的護院和丫鬟送錦朝去香河。
香河離通州三河縣有好幾個時辰的車程,沿著運河一直往西,沿途都是荒郊或者是農田,農田里種著玉蜀黍。還有散落的農家小院。挑著笸籮的赤腳農夫走在田埂上。
很快就到了香河縣城,香河連通順天府和天津府,也是十分富庶的地方。近日連天的雨水,以致河水暴漲。河邊正在趕修河堤。不過路上還是十分繁華的。
紀家的馬車上掛了銀香球和琉璃羊角燈,十分別致。路人看見了也遠遠避開,等馬車過去。
顧錦朝這次帶了佟媽媽、青蒲、采芙來。她坐在馬車內靠著沉香色纏枝紋絨布墊閉目。佟媽媽則在幫錦朝做一雙白綾襪子。
采芙沒有來過寶坻,興致勃勃地挑著簾子看外面,道旁屋宇鱗次櫛比,有茶肆、酒坊、肉鋪、廟宇、紙馬鋪等等,路上騾車、馬車、牛車都有,街上除了人流攢動的行人,還有販賣貨物的商賈、看東西的士紳、背著背簍的行腳僧人
錦朝睜開眼就看到采芙像孩子一樣趴在窗口,便笑著問她“這有什么好看的”
她小的時候每年過年。外祖母都會讓大舅母或者二表哥帶她到寶坻玩,特別是逢上元宵燈會,沿著運河旁邊的古蘭街,燈火輝煌,倒映在湖上璀璨耀眼。自己看多了寶坻的繁華。倒是不覺得香河有什么好看的。
采芙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過頭,笑著道“奴婢沒有被賣到顧家的時候,也是住在街上的,不過只是一個很小的集鎮,我最愛倚在門后面聽外面小販叫賣的聲音。”
錦朝從沒有聽采芙提起過她小時候的事情,也很感興趣地問她“都賣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