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高興極了。不過府里十月初五就要辦喜事。避免沖撞,商量之后錦朝把青蒲的婚期定在了十一月。胡永昌帶著媒人回去準備了。
陳老夫人聽后點點頭,讓綠蘿開了箱籠。她找了一對和田玉的簪子送給青蒲。
這一對和田玉簪子是同等金簪價值的十倍。
青蒲忙跪下道謝。
陳老夫人笑著擺擺手“你這丫頭少言寡語的,我平時就喜歡你。這先給你做添箱。以后到夫家就戴戴,人家也不會虧待你。”
青蒲紅著臉應諾,接過大紅掐絲的長漆盒退到一邊。
錦朝笑著說“倒是讓您破費了。”心想陳老夫人這禮送得好,一對和田玉簪子的價錢高,她要是想貼補青蒲的嫁妝就不會束手束腳了。
“身外之物而已,反正我平時也用不著這些了。”陳老夫人說。又拿出一本佛經,翻開后拿出一本綢布包面的紅折子給顧錦朝看,“這是我和你二嫂先擬定的賓客名單,你拿回去和老三商量,看看有沒有要添減的。看好了就送去回事處,明兒就把請帖發出去。”
錦朝打開看了一眼,她前世主中饋,陳家的交際情況她清楚。一眼望去很多名字都熟悉把折子遞給了旁邊的孫媽媽收好。“正好七少爺的婚事我還想和您商量幾句。我現在雖然懷孕,卻也不好什么都讓二嫂幫著我做,不如擺宴席招待女眷的事還是我來做,免得累著二嫂了。”
這些都是喜宴里最辛苦的工作,特別是準備筵席,寅正就要起來監督廚房做蒸菜、燉菜了。
陳老夫人是看錦朝本來就年輕沒經驗,又剛好有孕,就不想她太操勞了。不然陳玄青的親事應該是她操持的,讓秦氏幫忙,就怕錦朝以后會在眾管事婆子里沒有威信。
雖然陳老夫人并不偏心嫡庶,但是陳家以后的主母肯定還是三房的人。
“難得你這么懂事”陳老夫人柔聲嘆氣,“你管三房也是井井有條的,我心里很滿意。我還想著再等幾年,你肚子里的孩子出世滿周歲了。我就想讓你接管家里的事,到時候你二嫂就不用這么忙了。”
陳老夫人果然還是屬意三房主中饋的。
錦朝心想她前世荒唐成那個樣子,陳老夫人都愿意扶持她,何況是現在了。
顧錦朝倒不是追求主母的地位,而是她作為陳三爺的妻子,這是她不能逃避的責任。
兩人正商量著事情,二房過來請安了。
屋子里頓時充滿孩子的歡笑聲,獻哥兒和箏哥兒爭著要讓陳老夫人抱,獻哥兒還要念弟子規給她聽。念得磕磕巴巴,童稚有趣。
陳老夫人聽完很驚喜,點點獻哥兒的額頭說“你才這么點大,就會背弟子規了”
大長孫媳莊氏就很謙遜“是妾身教他背的,還背得不好呢,他就知道顯擺”
“再過兩個月,玄風就要從高淳縣回來了吧。到時候聽到他會被弟子規了,肯定也高興。”陳老夫人摸了摸獻哥兒的頭,獻哥兒卻坐不住了,要下去找小姑姑玩。
陳玄風中舉之后就沒有再考了,在應天府高淳縣做了個知縣。再過幾天國子監下學了,陳玄然、陳玄讓還有六房的陳玄玉就要回來了。等要過年的時候,陳玄風和陳二爺才會趕回北直隸。到時候陳家才真正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