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關羽、張飛、法正和馬超及劉巴都在此期間亡故,中青代的關平、馬良、馮習、張南、程畿和傅肜、王甫及李朝等盡亡故
人才青黃不
接,大漢亦由盛轉衰
他被先帝托孤、被今天子托于朝政,身為肩挑大漢中興的丞相,自當事事躬親勤勉,哺育后輩健長成才,為國裨益。
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側目看了好一陣雛鳥的歡鳴雀躍,丞相諸葛亮又耷下眼簾,凝眉成川。
似是有些時日,未入宮面君了,不知陛下近日如何了
尚勤勉習政讀書否
卻是不知,治國馭人之術,權衡之道,帝王威勢,陛下融會貫通有了幾多
嗯,有蘭心蕙質、穎悟絕倫的張皇后在側,陛下應頗多用心吧
罷了,妄多思,亦無益。
待此些日子忙罷,便尋個空閑入宮見見陛下吧。
斂起心中思緒,丞相諸葛亮再度睜目,取出一案牘鋪展于案幾上,細細看讀。時不時,便只手執筆,點墨于竹簡內側,行云流水傾泄出一行蠅頭小字。
只是,批閱少時,便又微側頭,眉微蹙,擱筆捋胡而思。
似是未聞鄭家子有婚約之言
其父早亡,應未有吧
以此子之才,他日成朝廷重臣不難。
或許,可先為其尋一功勛之家定下姻親,以備日后能謹記君恩浩蕩,此生終節為大漢誠臣
嗯,此事暫且緩緩。
待看他南中之行,其才施展如何,再做定論。
撐案起身,丞相諸葛亮從右側庋具上方,取下一小巧木匣,從內將寫滿密密麻麻蠅頭小字的布帛鋪展于案,執筆落下“鄭子瑾、姻親、守忠節、朝廷功勛之家”,便再度收起。
隨后,伏案署事,心中再無雜念。
時光流逝,如白馬過隙。
轉眼,便是暮秋末。
日夜于軍營內操練兵卒演武的鄭璞三人,終于接到了丞相諸葛亮的調令三日后,率軍趕赴庲降都督府所在地,朱提郡南昌縣。
此去何為,或是擔憂人多口雜的緣由,竟未告知。
乃是讓馬忠私下叮囑,曰“待到了庲降都督府,李都督自然會告知。”
軍令如山,鄭璞三人亦不敢多問。
連忙督促將士們收拾行囊,又持著丞相府的手令前往就近的邸閣及武庫署,領了沿途所需糧秣、輜重及甲兵等物,準備兵出而去。
自然,出發之前,除了于城內不置宅子的句扶外,鄭璞與柳隱都抽空歸家一趟。
收拾些細軟,以及叮囑家宅之人幾句等等。
卻是,哪料到
甫一歸自宅,被扈從鄭乙迎入時,庭中便有一小子疾步行來,躬身而拜。
“僉,拜見先生”
鄭璞“”,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