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親自率軍南來于途中,便一直思慮著如何讓牂牁郡的大族歸心,日后不再叛。
以大漢朝廷對主蠻夷的不毛之地,常以羈縻政策恩威并施的慣例,他并沒有想過,對朱邪或從叛四大姓趕盡殺絕。
身為首惡的朱褒已誅,朝廷兵威已顯,接下來便是施恩的時刻。
以他的心思,只要這些從叛者棄戈而降,便可宣告此番討伐不臣的戰事結束了。
哪料到,年齒輕輕的鄭璞,竟能想出,能讓牂牁郡長治久安的謀略來
確是能長治久安。
依朝廷平叛慣例,這些從叛者,只需付出無傷他們根基的代價,便會赦免。日后家族再度強盛崛起,并不難。
若有風云際會時,他們對朝廷是叛是忠,難以預料。
那些獠人部落,亦是如此。
一時勢窮,俯首而降,根基無損之下,他日再叛,又有何不可
然,若依著鄭璞所謀
,相當于斷了這些從叛者的根基
朱邪與郡四大姓不必說,無論存活那一方,都會勢力大損,且會因誅殺友軍導致門楣聲望大跌,哪怕日后再度昌盛,亦不會被人擁護。
尤其是,被夷滅那方的資財與田畝,朝廷便可順勢納入囊中
無論用以軍屯養駐軍,抑或者授于土人蠻夷編籍入戶,皆是朝廷喜聞樂見之。
至于獠人部落,以糧脅迫,遷徙走一半族群,其勢則弱。再稍微扶持一下濮人,讓兩族相互制衡,他們焉能再敢心生叛亂之念
唯一可慮的,便是鄭璞之策,實施起來更加繁瑣、更費時日罷了
不過,身為太守的馬忠,最不缺的便是時間與耐心。
“子瑾之策,甚好”
一番思定的馬忠,微微頷首,囅然而笑。
旋即,又輕輕謂之,“不過,子瑾如何籌謀,讓彼朱邪與那些大族,相互攻殺邪且兀那獠人部落,素來不服王化,生性兇狠,若是勢窮反生戾意,決死與我軍呢我軍于此兵力,并不占優勢,若大戰起,勝雖無懸念,然亦會死傷眾多,此絕非丞相所愿也”
“回太守,賊眾內訌,已無需我籌謀矣”
得問,鄭璞露齒而笑,輕聲回道,“彼賊眾者,若有共難之德,那么,我甫一率軍來此時,便早傾力來攻,以圖滅我軍之銳。然他們卻是錯失良機,以此可見,他們并無決死之心矣今太守及陳將軍已率軍至,敵我優劣逆轉,彼勢窮之際,又安能不遂我軍之意邪”
“哈哈哈”
聞言,馬忠暢懷大笑。
還很親昵的,拍了拍鄭璞之背,感慨出聲,“子瑾心智,真不似方及弱冠之人”
呃
一時間,鄭璞微愕,心中訕訕然。
所幸,馬忠亦沒再贅言。
乃是一定計,便迸發果敢干練,雷厲風行。
先是將鄭璞所言“僅活一方”的招降之意,錄多份綁于箭矢上,遣人射入城內。
又大舉征并未從叛的濮人部落,別遣軍護道,前去將獠人部落所植的稻田盡數搶收,還不忘放不少獠人婦孺入城內告知消息。
事竟后,便將三面困城之勢,盡歸一營,靜候城內叛軍是戰是降。
是時,已然七月中旬矣
恰好,益州郡傳來消息,賊酋孟獲率從叛南人,肉袒至丞相諸葛亮營前投降。
此消息于句町城內的叛軍而言,乃是到了不得不做出決定的時刻。不然,丞相別遣軍來援馬忠,他們想投降,亦無機會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