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雙眸,一如既往的熠熠灼灼。
將為大漢復興、克復中原的鞠躬盡瘁,薪火相傳,燃起所有人兒的胸中斗志。
被召來署屋內議事的鄭璞,目睹丞相容顏憔悴,心胸激蕩難平。
既有被傳火
感染的亢銳,亦不缺少如刺心般惜痛之情。
春蠶至死,蠟炬成灰,雖激勵了無數人,然卻是以傾盡自身為代價,焉能不令人動容邪
“休昭所作的起居錄,我已讀之。”
將最后一份案牘,遞給值守小吏拿去后,丞相方抬起頭,目顧靜候一側的鄭璞,含笑而贊,“天子此番出宮,行舉多有諳于仁君之風,子瑾當日所諫,頗好。嗯,還有那知行合一之言,亦甚嘉”
“陛下有先帝之風,乃天數也璞不敢居功。”
聞言,鄭璞連忙拱手,口出謙遜言。
“呵”
不出意外,對于后輩的謙虛,丞相自是歡欣作開心顏的。
頓了頓,又言道,“金堂峽之事,子瑾且言之。”
“諾。”
恭聲領命,鄭璞大致將金堂峽地勢及情況說罷,便細細說起了水轉筒車,以及便于崎嶇山道中運糧秣輜重的獨輪車。
亦讓丞相眸中,不斷泛起異色。
待鄭璞說罷,他并沒有當即表態,乃是耷眼捋胡而思。
良久,方睜眸,徑自取了空白竹簡,執筆點墨疾書,邊書邊謂道,“筒車承軸難負重之難,自有匠作署思慮,子瑾不必憂之。倒是那獨輪車,若果如子瑾所言,能輕易行走于崎嶇山路,以及逼仄狹隘的棧道,此乃大善之舉也”
言罷,書已然。
亦不等鄭璞回話,丞相便輕叩案幾,喚小吏入內,肅容叮囑,“速將此書傳于蒲西曹,讓其暫緩其他事務,先去門下督取了那獨輪車,工善益之”
蒲西曹,乃是相府西曹掾,蒲元。
“諾”
值守小吏斂容,朗聲領命而去。
亦讓鄭璞心中微有赧然。
似是那“木牛”與“流馬”,與獨輪車頗有淵源吧
正暗自作思著,卻是不想,丞相竟揮手招他近前,遞來一絲絹,“子瑾,且看此書,細思之,再言于我。”
“諾。”
先行一禮,鄭璞方起身近前。
待拿了那絲絹,歸來入坐細細看讀。
這才發現,此乃是數日前,出使東吳歸來的費祎,所攜的孫權手書。
開篇無非敘些兩家交好的廢話,隨即便是言辭微作夸張、與有榮焉的盛贊大漢討平南中諸郡叛亂,最終方是圖窮匕見。
他以兩家攻守同盟為由,問及明歲巴蜀尚有余力,協同攻逆魏否。
且,頗為體恤。
謂言他知大漢甫一大征而歸,必然需一段時間休整士卒、安撫黎庶之心。
因而,只求巴蜀能遣偏師迷惑逆魏,策應東吳一番即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