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依之前所定行程,天子再入宿一夜軍營,便要踏上歸途了。
一者,乃是丞相諸葛亮擔憂天寒地凍,恐天子在外餐風跋涉太久而染疾。
另一,則是身為一國之君,終不好太久不臨朝。不然,朝廷百官長久不見天子音容,恐會妄自揣測,進而引發局勢動蕩。
金堂峽的軍營,僅駐扎了三百士卒。
因今巴蜀之地頗為安寧,無需于此地駐軍太多。
事實上,朝議中,之前便有過,以于安危無關緊要以及糧秣運送供給勞民等里理由,撤掉此地駐軍的聲音。
然,丞相力排眾
議,消弭了眾臣之諫。
緣由,乃是此地頗為險要,若不駐軍,恐會引來賊寇據之,劫掠過峽舟船等。
而糧秣供給頗難問題,便是遣鄭璞來此處的理由以鄭璞昔日在牂牁平夷縣,率土人蠻夷辟梯田之事,察觀此地有無辟梯田的可能。
以供駐軍士卒屯田自給。
鄭璞雖眾入軍營時,趁著暮食未至,便攜扈從乞牙厝沿岸行走,細細查看了地形。
亦絕了辟梯田的念想。
此處山勢太雄峻,矮丘緩坡太少了,幾不可見。
然而,沿兩岸往上的荒野,土壤頗為肥沃,卻是可以辟土殖谷。
只不過,灌溉無法解決。
拜都江堰水利灌溉所賜,蜀中平原少種麥類和粟、黍,而多稻。
稻,不可無水。
夏秋多雨時節,過金堂峽的湔水暴漲,當地黎庶以及駐軍士卒恐引發山洪,是故皆壘土積石固兩岸,讓兩岸之地高出水面一丈有余。
且,兩岸荒地乃山脈腳下,地勢緩緩抬高,亦無法開溝渠引水灌溉。
自然,若是效仿靈帝時掖庭令畢嵐,造翻車渴烏龍骨水車,倒是可以汲水。
只是翻車須人力或畜力拉動,對比所耗的人力及收獲的糧秣,尚不如盡數栽種桑麻更為劃算。
除非汲水,無須外力。
大略看罷的鄭璞,心有已有了定論。
遣乞牙厝砍來根長竹,沿岸逐一在不同地點試水深,及大致量荒野坡度后,便歸去。
待歸入軍營內,天子劉禪竟遣人,候了他不少時間。
不知天子何事尋我
心中為訝,鄭璞連忙疾步而往。
進了天子的軍帳,卻是發現帳內僅天子正襟危坐,執竹簡而看讀。
且頗奇,帳內無他人,連作起居錄的董允,竟也無在側。見鄭璞至,天子笑顏潺潺,未等其作禮,便揮手而催聲,“子瑾,且入坐。”
“諾”
躬身作揖,鄭璞入坐,輕聲而謂,“劉君急召,不知何事囑我”
“無緊要事,乃閑談耳。”
擺了擺手,天子朗聲而笑,又略作思緒,方道,“明日我便歸成都,子瑾有事務在身,不知何時再得閑坐談,甚惜。索性趁此時,且與子瑾再敘話那知行合一罷。”
最初,征南將軍趙云先遣的那一支兵馬,運來的糧秣便是供給金堂峽駐軍。
如今亦然正駐扎在此,翌日一早,天子等人便易改將率甲胄,混雜此軍中掩人耳目,歸去成都。,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