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謂趙廣的資質不過爾爾,那也得看和誰比。
若是將之與鄭璞比,自然遜色不少。
與年少便有異才的關興比較,亦略遜一籌。
但與諸葛喬、張苞與霍弋等人相比,應是在伯仲之間,各有所長。
正如趙云所斷言,趙廣恐難為兼謀略及巧變之能的督帥,但勝有勇力,可為豕突之將,亦是騎督的良選。
騎者,長驅之兵也
主騷擾、奔襲、偵察、威懾迫擊與繞后夾擊等,以強大的機動力,可為偏師之“奇”。
本來就是策應之軍,需要的是豕突之將,何需督帥來統領
再者,以督帥之才來統領騎兵,豈不是明珠蒙塵
“子龍之意,我知矣。”
笑顏潺潺,丞相捋胡少頃,又叮囑道,“騎卒之選,還需子龍親力為之。”
讓堂堂征南將軍、掌京畿內外戍守的趙云,親自挑選騎卒,似是大材小用,其實不然。
騎卒,并非人人都可以勝任之。
光在馬背上百里顛簸,就淘汰無數人了。
更莫說,騎卒作戰時,必須要與戰馬形成心意相通的默契,才能發揮戰力。
況且,培養一騎卒所耗資財糧秣等,可比擬十步卒。
因漢人的戰馬,幾乎都是一人一騎,不像游牧民族一樣有兩三匹換乘。為了保障戰馬不掉膘而失去馳騁的速度,是故皆以糧秣畜養,戰時所食比士卒之食更好
以馬匹那恐怖的食量,便可知朝廷所承受的壓力。
耗費如此之巨,自然要精挑細選的猛士為卒。
“諾。”
拱手而應,趙云做肅容,“丞相且寬心,我知其中輕重。”
頓了頓,又加了句,“丞相,騎兵至少需兩三年時間演練,方可稱之小成、從軍征伐,還請丞相將之獨設建制,不受他人遣制而擾。”
“善”
丞相含笑輕頷首,“如子龍所言。”
正事有了定論,兩人又敘了些閑話,趙云便作別而去。
步歸書房的丞相,取火燧燃了熏香,正襟危坐在案幾后,執筆點墨而書。
乃是請天子劉禪詔令,為陰平之戰錄功。
有功必擢,乃是丞相開府治事后的執法嚴明。
霍弋轉為牙門將,而鄭璞則是轉為裨將軍,皆賜下財帛嘉獎,領兵如故。而趙廣則是以牙門將領騎督,騎兵曲獨成營,不再隸屬于鄭璞。
其余與戰士卒,死者撫恤及生者賞賜,皆依軍中律法而來。
書罷,丞相擱筆于案,捋胡而思。
陰平事已了,是讓玄武軍與諸軍同往來運糧,抑或駐扎在漢中郡演武為上
注1刺史西漢時為六百石,主監察。東漢為兩千石,兼領兵權。
”tart”bnk”tartbnk”tart”bnk”
xdd。xdd,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