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卻因屠戮滿城,而讓當地的羌胡部落就此不愿臣服。馬岱駐守陽平關時,枹罕不少部落大酋,就無視了曹魏不得賣馬于巴蜀的禁令,遣人來交易戰馬。
只不過,他們對大漢,亦沒有多少敬畏之心。
起兵而叛,乃是想趁機再度割據河首罷了。
此亦是丞相允了,吳班不繼續攻打隴西郡的緣由之一。
坐觀兩虎相爭,且待他們相互損耗多了,便不敢不臣服于大漢了。
再次,乃隴西郡地處偏西,與南安郡被武山等山脈隔斷,是否攻下來,對此戰都無關緊要。待到他日進攻涼州時,再拿下都不遲。
暫時舍了隴西郡,也迎來了意外之喜。
原本,守軍不過兩千有余的冀縣,見困城的陳式部兵有五千,還抱著發動青壯可抵御一番,耗到關中援軍至的念頭。
待見到吳班再領五千兵馬來,舉城大慌。
尤其是太守馬遵都棄城而走了,無人主事大局下,縣內大族及留守佐吏商議過后,便也開了城門而降。
亦是說,丞相兵臨隴右不過半月,三郡之地,曹魏僅剩下上邽、臨渭兩座城池矣
且臨渭亦即將被攻陷。
陳式與吳班合兵后,留下部將守冀縣,大軍轉去與吳懿圍攻上邽。
但郭淮此人,常年鎮守隴右,威信甚箸,城內青壯亦愿效命,再加之約莫五千兵馬皆是嫡系,一時之間,攻防慘烈無比,卻無有半分破城的希望。
久掌兵權的吳懿,便轉攻為困。
讓吳班和陳式兩部轉去臨渭,助高翔部先將臨渭攻下來,讓上邽變成孤城。
再順勢將渭水河谷徹底封鎖,斷了曹魏走此道來援的可能。
抑或者說,乃是吳懿見上邽難攻,便想著讓高翔部騰出手來,變成可隨時支援其余人的機動兵力。
以確保戰事萬無一失。
尤其是,要顧好守街亭的丞相。
畢竟吳懿、吳班的從妹,乃是今大漢的太后。
無論與大漢休戚與共的角度,還是自身建功立業的念頭出發,都無比希望戰事順暢。
卻說馬謖及鄭璞二人,領軍趕至貫穿六盤山的涇水處今涇源縣,便開始塞道修筑防御工事。
馬謖所領的四千人,分別為張休、李盛與黃襲,以及丞相臨時調撥的王平部。
而鄭璞所領,則是本部的霍弋與張嶷,還有臨時歸過來的句扶部。
嗯,關興在東三郡之戰中的調度,隱隱證實了他有其父之風,丞相大喜之下,便將他調任來左右,帶在身邊正式當成統帥來培養了。
至此,漢軍已然好整以暇,做好了尊卑,靜候曹魏的大軍來援隴右。
而在關中右扶風郿縣的曹真,也剛剛調度完畢。
他得到郭淮的急報后,第一時間便讓部將為前部,領著三千騎趕赴番須口,穩住關隘士卒的軍心。而兩萬五千步卒,則是由張郃統領,緊隨其后。
作為進軍隴右的第一批援軍。
隨即,以都督雍涼二州的職權,遣人去安定郡,讓駐軍于安定的將軍魏平,出兵走蕭關道策應張郃。
最后,乃是遣人去武威郡,尋剛到任的涼州刺史徐邈及征蜀護軍夏侯儒,讓他們二人酌情調兵入隴右支援。
他自身則是繼續留在褒斜谷,與趙云部鏖戰。
畢竟,戰場之上,虛虛實實。
趙云雖然是佯攻關中,然而曹魏若是無法抵御,便會化作奇兵
進入郿縣后,直接長驅去番須口。
將曹魏入隴右的援軍,悉數給堵死在六盤山隴山山脈中。
哪怕趙云部僅有萬余人,無法攻下番須口,亦可以攻擊右扶風各縣,斷了魏軍的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