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作鼻音,丞相便將視線落在姜維身上,“伯約乃冀縣人,且胸有韜略。且來敘此緣由,無需顧忌。”
“諾”
聞言,姜維垂首,恭敬作禮應聲。
且給與席眾人團團作禮,“在下才淺,姑妄言之,僅供諸君參詳。在下竊以為,鄭參軍之意,乃是今隴右四塞之地,我軍難圖全耳。”
然,源于山川河流的走勢所塑造出來的地形,隴右亦有四塞險要之說。
南塞險要,乃是西漢水途經的祁山河谷。
只需扼守住祁山祁山河谷中的木門道、四門谷董亭、貓眼峽后天水關,便可卻南來之敵。
東塞險要,便是蕭關道、隴關道以及渭水河谷。
如今東、南已然被大漢所占據。
而北塞險要,乃是位于武威郡內,居祖歷縣內的鹯陰城塞渡口。
其地勢,東部與北部有屈吳山脈,隔斷來自河套平原的侵襲,且是祖歷河注入大河黃河之處,乃天然的險關。
至于西塞險要,位于金城郡內,乃是既可北渡河西四郡,又能西連河湟谷地的四望峽。注2
其峽谷,以放眼四望,皆目視于河而得名。
乃大河匯流之處,北有莊浪河注入,東有大河出峽流,西南有大河進峽,西北有湟水匯入大河。與鹯陰城塞類同,乃是地勢造就的天然險關。
隴右四塞險要,若能盡歸大漢所得,則可高枕無憂。
哪怕是逆魏十數萬大軍來襲,大漢僅需四塞各遣數千兵卒,留兩萬兵馬居天水郡作為機動馳援,便可卻敵于外。
而姜維聲稱的,隴右四方險要如今不可圖,乃是大漢的騎卒太少了
金城郡內的四望峽,尚可以步卒出隴西河首之地,從狄道沿著洮水走大河,北上而攻之。
然而如今,逆魏涼州刺史徐邈,已然遣大軍屯于金城。
大漢非一時可奪之也。
而鹯陰塞城,則是更加困難。
因其離天水冀縣,有數百里之遙
其中,祖歷河乃是苦水河,人畜鳥獸皆不可飲。
且流域之內,干旱異常,草木難生,是故也渺無人煙。
乃是天然的騎戰之地
大漢若想攻之,須有精銳騎卒四五千,沿道鋪展警戒,方可護住糧道不被逆魏的騎卒襲擊。
而今大漢的騎卒,尚不能稱為精銳,且為數甚少。
無法護住糧道之下,亦然不能做妄想。
注1零陵先賢傳記載,“漢末產子一歲則出口賦錢,民多不舉產。”
注2四望峽,于明清時改稱為“八盤峽”。因登山蹬道迂回曲折,幾達八折而得名。
”tart”bnk”
xdd。xdd,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