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吳班部接替了鄭璞部守備蕭關。
而李嚴等三部,則是進軍隴西郡的望曲谷。
逆魏退兵后,一直不愿臣服于大漢的參狼種羌,是時候解決了。
不然,他日進軍涼州時,還需要留兵馬來守備他們。
且李嚴很早之前,便請命領軍征伐。
此番正好讓他督領各部,拿參狼種羌當成磨刀石,熟悉西北羌胡部落的作戰技巧,權當是知己知彼的綢繆吧
至于為何姜維也隨征嘛
乃是丞相有意讓他積累功勛,樹立軍中威信。
如今三國爭雄,敵將來投都會封賞爵位,以示恩寵。
姜維甫一入漢便被封侯,便是此緣由。
但丞相器異他的才學,待之甚重,還授予了他兵權,讓軍中各部將率隱隱有些不服。
試問,他們都是出生入死好多年,才可被授權督領一軍,而姜維甫一來便成為督將了,孰人心中無有腹誹
自然,眾人是不會腹誹丞相的。
腹誹于他,亦是無所顧忌的。
此番抵御逆魏時,丞相特意讓他守備聯通褒斜谷及陳倉道的聯云棧道,不受他人節制,便是讓他借此機會證明能力。
且丞相私下謂李嚴時,還多加了一句話。
“兼聽則明。我督戰時,常尋鄭子瑾參詳兵事、出謀劃策。今正方也督領各部征伐,理應有一人可詢兵事。姜伯約者,涼州上士也籌畫策算或略遜于子瑾,但對熟諳羌胡之事,正方若有疑惑,可多詢之。”
能被丞相如此盛贊之人,李嚴自是另眼相看。
且鄭璞的籌畫之能,他已然知曉;姜維若僅是略遜半分,亦是大漢翹楚了
是故,他出兵之時常令姜維在身側,時時問之。
除兵事之外,丞相應對逆魏縱容涼州豪右割據之舉,也有了對策。
乃是上表朝廷,遷游楚為蜀郡太守,且讓他舉家遷徙廣漢郪縣入籍貫。
大漢舊制,邊陲之人,不得內遷
因為自古以來,邊陲之地也是流放之地。
所聚居的漢家子多為戍守將士在當地卸甲歸田的后裔、罪臣、囚徒以及貧困的實邊黔首等。
哪怕有一些歷經數百年奮爭、成就了世代簪纓門第的家族,對朝廷忠貞不二且多有功勛,卻依然被關東世家所鄙夷。
緣由令人很心酸其有胡虜之風甚至有胡虜血脈
從血脈及文化禮儀的根源上,否決了邊陲之人的漢家子身份。
就如昔日戰功赫赫的涼州三明之一,為大漢朝平羌亂了一輩子的張奐。
他本為敦煌淵泉人,也是在一次大捷后的論功行賞,推辭掉一切賞賜,只懇請靈帝劉宏將他家中籍貫內遷,才因功特許,遷入弘農郡華陰縣戶籍的。
今丞相讓武威籍貫的游楚居家內遷,便是想以此為例,給涼州豪右釋放善意及誘惑如若愿意臣服于大漢,便可內遷,讓子孫后代皆可擺脫“邊陲鄙夫”的稱呼;讓家族未來成為不被他人鄙夷的望族
至于鄭璞,則是領軍歸冀縣了。
注1王莽所設的西海郡,在今西平郡之西青海,后廢。獻帝建安年間,改張掖郡的居延屬國設為西海郡。,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