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內,他想到的,便是進軍西平郡的李嚴在戰事中占盡優勢,所以才會遣人讓在隴右的鄭璞前來,牽制他不能去西平郡支援。
但他遣去問西平郡戰事的信使,帶回來的消息卻十分詭異。
“將軍無憂,有淮在西平一日,逆蜀必不能進半步”
郭淮是如此作答的。
慷慨決然,猶如立軍令狀一般。
亦讓夏侯儒更加詫異了。
郭淮的將略,不僅大司馬曹真青睞有加,就連昔日的魏武帝曹操都盛贊過。
既然膽敢如此放言,自然是有十足的把握。
是故,他更加想不通了。
彼逆蜀鄭璞領軍來戰,倚仗是什么呢
此地的大河,又沒有讓他再度“好運”撞上曹軍大疫的機會
哪怕是守備在四望峽的將軍賈栩,遣人來告知,逆蜀屯兵在河首大夏縣的高翔部正進軍而來,意圖策應鄭璞進軍金城郡,他都無法理解。
以四望峽的固若金湯,更不可能被逆蜀所攻破
一直待到刺探軍情的斥候,傳來更多消息后,他才隱隱有所猜測。
漢軍所攜的糧秣頗巨
至少可讓所領的八千步騎足食三月,甚至更長。
彼逆蜀鄭璞,乃是打算將我本部步騎,長期拖在金城郡,為西平郡的戰事創造機會吧
他是如此告訴自己的。
因為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解釋了。
因而,他一邊讓斥候嚴密監視漢軍的動向,一邊調遣兵馬備戰。
金城縣榆中縣蘭州盆地的防御,郭淮鎮守時的調度,便已經可稱是固若金湯。
抑或者說,能被漢武帝選擇作為涼州、隴右、河湟谷地三地樞紐的地方,這段河谷的地形十分適合于防守。
這個狹長形的河谷,同樣類似于“兩山夾一河”的地勢。
東點被稱之為“桑園峽”,西點的名字叫作“岸門”今蘭州市西固區岸門村。兩個端點間的南北最寬處卻只有十余里漢,最窄處甚至只有不足兩里。只要扼守住了整個河谷東端榆中縣的桑園峽,便可卻敵于外。
唯一需要擔憂的,榆中縣以外的拱衛戍圍。
乃是與勇士縣與牧苑下方的一片平地今榆中縣。
大河有一支流喚作苑川河,從山脈中蜿蜒至此灌溉了土壤,讓此地雖不及金城縣等地肥沃,卻也可以開辟出無數良田。
一直以來,魏國在金城郡的駐軍,便不少糧秣供給出自于這片小平地的屯田。
先前,大河能造就如此良田,乃是魏國的幸事。
而如今,卻成為了金城郡的隱患。
此處地勢平坦,無險可守
若是漢軍前來占據了,便可作為前哨,扣押此地的黎庶屯田養士卒,伺機攻入金城郡的核心河谷。
當然,夏侯儒也有其他選擇。
在堅壁清野上,魏國的執行力素來以高效著稱。
若是愿意的話,他可以在鄭璞領軍趕至之前,讓士卒將此地的村落黎庶皆遷徙入榆中縣的桑園峽之后,避免被逆蜀所虜。
然后,堅守桑園峽,以逸待勞坐看逆蜀徒勞無功。
待到蜀軍糧秣耗盡、士氣萎靡,再縱兵追擊而戰。如此,既使不能大獲全勝、斬將奪旗而歸,亦然可以讓逆蜀驚慌失措,丟棄輜重無數。
只不過,如此勝算頗大的戰略,夏侯儒不能選。
并非時憐憫黎庶百姓的惻隱之心。
更不是擔憂自身“畏戰”的名聲,更加遠揚。
而是麾下將士求戰之心很炙熱,讓他無法拒絕,亦不能拒絕。
其中,一名跟隨了他數年、被他倚為臂膀的部將,求戰的言辭令他無法拒絕。
他乃是武威郡人,王祕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