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畏死否”
“不。”
“若深陷死地,你敢死否”
“敢。”
“若敵十倍于我,你敢死不旋踵否”
“敢。”
“善謹記你今日之言。”
“諾”
身披重甲拄刀而立的劉林,聽到高亢凄厲的鳴鏑聲時,不由想起了昔日在漢中郡與鄭璞的對話。
那時,重步卒剛剛挑選出來。
鄭璞找到了他,問他愿不愿意當重步卒的統領。
對,是給他選擇,不是強求。
因為就如統領甲騎的張苞一樣,當了重步卒的統領,他以后就沒有什么機會成為督將了。
畢竟,重步卒只需要聽從將領,豕突無前即可,不需要思考太多。
但劉林對這樣的安排很感激。
九歲喪父以來,他阿母就無時無刻不在叮囑著他,因為身份敏感必須要謹慎行事。既要謹記著不可與人結交、不與人為忤;又要時刻擔心自身迎來太多人的關注。
這已經成為了他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充當重步卒的統領,他以后就是一顆棋子,誰都不會擔心他兵權太多。
因為重步卒不可能太多。
且臨陣之時,重步卒乃是決勝之兵,不乏功勞。
他只要踏踏實實的揮刃殺敵,慢慢積累功勛,以后就能讓一子復為“寇”姓封侯了。
當今天子劉禪仁德。
數年前與他冠禮時,還為他尋了門親事,亦讓如今他已有了一子。
他還很年輕,未來也會有其他的子女。到了他子女這一代,就不會再身份尷尬了。
因為時過境遷,時間可以淡化很多事情。
他只想博個功名給子女,讓他們更愜意的生活。不要如自己一樣,受到父輩的牽連而謹小慎微,連友朋都不敢有之。
只不過,重步卒統領不是那么容易擔任的。
除了鄭璞要求的不畏死之外,還要讓所有士卒心悅誠服。
能入選重步卒的將士,都是軍中悍勇精銳,光個人的俸祿都比其他士卒多一倍。
他記得剛剛進入敢死營時,整整被挑戰了一個多月。
這是鄭璞定下的規矩。
敢死營能者居上,如什長、隊率及統領等,都時不固定。
只要覺得自己可以,便可向上官挑戰,打贏了位置就是自己的。
劉林胡須都沒有多少,自然被那些軍中悍卒看輕。
不過,還好。
他最終還是贏得了所有人的敬意。
在無數次咬牙堅持,視傷痛于無物,將挑戰者悉數揍趴在地上以后。
今日,他也迎來了兌現承諾的時候。
當鄭璞領著乞牙厝以及其他部曲退下來時,也是誘敵成功了。
至于能不能將魏軍殺出去,那是他職責。
“只要一人尚活著,就不要停止沖鋒的腳步”
這是敢死營的軍規。
他定下的,而且他會一直站在最前方。
“戰”
能用一個字表達意思,永遠都不會多說一個字的他,拔出了環首刀,步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