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被丞相遣來,召鄭璞去城內別署見。
丞相何事尋我
心中有些詫異,鄭璞讓張苞領著其他扈從緩行,自己連忙驅馬往城內而去。
待進了別署,鄭璞便發現,不過半年未見的丞相,沒有帶著峨冠的頭上,發絲已然是黑白相間,且兩頰微微下塌,更顯法令紋的深刻。
驟然間便蒼老了好多。
也憔悴了好多。
或許,是傷感趙老將軍的病故,還有被近日西平太守之爭而勞神吧。
“璞,拜見丞相。”
鄭璞垂頭,恭敬行禮。
“不必多禮,坐。”
丞相的聲音依舊如以往般溫和,但多了一絲疲憊。
“諾。”
應聲,鄭璞步往側席而坐。
甫一端正跪坐好,丞相的聲音便有問過來,“我讓朝廷僚佐公推西平太守,為何不見子瑾上言來”
嗯
以丞相之智,為何還要明知故問呢
聞言,鄭璞昂頭訝然。
微愣了下,才反應過來,拱手作答,“回丞相,我常年領軍在外征伐,不明施政牧民之事,亦不知其他僚佐優劣賢良,是故不敢妄言。”
“嗯”
丞相聽罷,略微一記鼻音。
也不置可否,闔目思緒片刻,卻又催聲道,“雖不明他人優劣,但子瑾出仕多年,亦對其他僚佐不陌生。可試言之,且推舉一人吧。”
呃
此次,鄭璞愕然。
他不知道為何丞相堅持讓他推舉。
亦更不明了,難道他無有私心、想置身事外,丞相看不出來嗎
而丞相見他作楞不語,不由眉目舒展了下,擺了擺手,寬慰道,“子瑾安心言之,我權作參詳,不必多慮。嗯,今眾僚佐所推舉有三,想必子瑾是知道的。且說說,此三人何者更適合抑或者別有他選”
若僅是作參詳,我倒可直言之。
“諾。”
再度拱手而應,鄭璞略作思緒,便徐徐回道,“回丞相,璞竊以為,湟水河谷之內種羌部落眾多,皆異動難安之輩;且西海乃燒當種羌的棲息地,是時正為我大漢附庸,領郡之人若不德高望重,若不斷事公允,方可長治久安。是故,璞以為,眾僚佐所舉者,當以廖將軍最優。不過,若是不拘泥于此三者,璞以為薛茂長可任之。”
“薛茂長”
頓時,丞相眼眸中閃過一縷異色。
復述了一句罷,便輕輕捋胡自作思慮。
薛茂長,乃是薛永。
豫州沛國相縣人。其父薛蘭,曾任職兗州別駕,是溫侯呂布的麾下將領,但駐扎在鉅野時,被曹操所攻殺。
因而,喪父后的他便跟隨著先帝劉備。
也算是元從,資歷與魏延、陳到等人差不多。
他以往曾經領兵為將率,今天子劉禪即位后,便轉為牧民。
如昔日丞相為了彰顯大漢對涼州士庶的恩義而善待游楚,將之居家遷入蜀地,授予的蜀郡太守,便是繼任了薛永的職位。
也就是說,鄭璞所舉的,算是彌補了沒有人推舉元從系的空白。
而且薛永性情頗為寬和,斷事公允,能讓黎庶思慕朝廷恩義,也算是良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