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能因自身私利而死纏爛打的討價還價呢
不懼漢軍不成行乎
而且對于李嚴而言,他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的將略。
先前攻伐參狼種羌部落,并不能彰顯他的能力。
區區一群散沙般的胡虜而已
換成大漢任何一位軍中宿將來督領攻伐,戰果亦不會比他差。
更莫說,那一戰護羌校尉姜維的千里奔襲,順勢迫降化外白馬種羌的功績,比他更加耀眼。
尚有,聽信了柯吾、有其部落充當內應,比他與丞相諸葛亮定下來的戰略好得的多。
畢竟匈奴部落首領治無戴與白虎文,已經殺入烏水流域河谷一次了。逆魏郭淮再昏庸,亦絕對會亡羊補牢,加強烏水流域河谷的防備。
屆時,漢軍聲東擊西,讓馬岱再度繞道進軍,未必就能建功。
而且李嚴做出決策時,麾下的將率的反對聲音很小。
幾乎忽略不計。
自從丞相表請薛永為西平太守后,廖化便成為了鎮邊的戎將,不再參與進攻金城郡的戰事與謀劃。
李嚴的長史,領建義將軍的閻晏無有異議。
而直屬于李嚴的兩位將軍,李盛與黃襲則是大舉贊同,且是連連聲稱“此乃天助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李盛與黃襲,皆曾經是馬謖的部將。
因昔日蕭關道之戰,他們二人戰敗而被丞相奪了兵權,轉為漢中屯田守備。
后來李嚴領軍至漢中,麾下兵馬不多,便以“主責在馬謖而非他們二人”為由,將他們二人復起領軍。
對此,丞相沒有反對。
馬謖都繼續留用了,他們二人也不好苛待之。
這也是他們二人贊成的緣由為了積累功勛。
唯獨蕩寇將軍、領護羌校尉的姜維,覺得依著柯吾之謀而行,太過于兇險。
因為那條步道隱秘之余,亦然十分難以通行。一旦柯吾有詐,進入烏亭逆水河谷的漢軍,將退無可退。
然而,李嚴還是覺得,軍爭本就是用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北伐四年,漢軍未嘗一敗,又何如不敢弄險
況且,彼魏延、高翔、鄭璞等將領,皆能大破逆魏,他李嚴又豈會差了
做了封書信遣人送去漢中與丞相后,便以臨陣獨斷之權,讓建義將軍閻晏督領前部,率領李盛與黃襲隨著柯吾的族人進去烏亭逆水河谷。
自身統領中軍,緊隨其后策應。
持有反對意見的姜維,則成為了護送輜重糧秣等的后軍。
又別遣信使去大夏縣,讓鎮西將軍高翔部暗中調兵,待四望峽被他從后方襲擊時,便全軍悉數殺來,內外夾擊。
至于遠在榆中縣桑園峽的魏延部,李嚴沒有讓人去知會。
因為不需要。
他若是順利進入烏亭逆水河谷,攻下四望峽,金城郡就是大漢的囊中之物。
屆時,魏延部無需攻堅,逆魏桑園峽的守備兵馬也會主動逃離。
至此,戰事的結果,自然也就無可更改了。
注1柯吾,三國時涼州羌人首領,曾舉兵叛魏,被時任涼州刺史、領護羌校尉徐邈攻破。,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