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將軍趙云故去后,丞相讓其副將鄧芝并領其軍,駐守在成固縣。
鄧芝是東州士之一。
然而,他在劉璋麾下并不受重視。
先帝劉備定蜀時,他職不過郫縣的邸閣督。
后先帝嘗出郫縣巡,遇鄧芝而共語,奇其才,乃屢屢擢之,位至尚書。
算是先帝一手擢拔起來的重臣。
且他任軍職以來,賞罰明斷、善恤卒伍,備受軍中所服。
而漢中太守呂為人清簡篤行,任職以來,主督農事以繼軍糧,頗有美譽。
此二人同領漢中,可繼衛將軍趙云之后,讓朝廷無所慮之;亦讓丞相可無有后顧之憂,領軍出伐。
然也
李嚴罷軍職歸成都后,丞相打算親自領軍去伐涼州了。
畢竟,如今隴右諸多將領中,以魏延的資歷與官職最高;若是丞相不親往,就得讓魏延統領全局。但以魏延好“奇謀”的作戰風格,為一路主將時丞相可放心;若是讓其統領隴右諸部,丞相夜不成寐。
沒辦法,大漢底子太薄了。
容不得軍爭失敗。
歷經李嚴的失利后,若是魏延再失利一次,恐怕隴右都難保全。
基于此,丞相也大略調整了各僚佐的職能。
如相府后軍師向朗,將免去丞相府的職責,接任李嚴卸下的梁州刺史之職。
一方面,乃是向朗德高望重。
丞相自去隴右后,讓他歸來坐鎮銜接巴蜀與隴右的漢中郡,乃是不二之選。
另一方面,則是向朗善于政務、短于軍爭。
丞相府署理政務的僚佐有很多,且又有了蔣琬坐鎮在蜀地,還不如早早讓他出鎮州郡,為日后綢繆。
嗯,在丞相心中,蔣琬比向朗更適合坐鎮中樞。
因為蔣琬至少略通軍務。
而如今軍中最高職權的魏延,丞相則是打算在下一次兵出之時,表請他為涼州刺史。
以安撫他不得繼李嚴后督戰之權的情緒,以及激勵他沙場建功之心。
至于其他將領的兵馬調配,那就是丞相將鄭璞召回來漢中的主要緣由了。
正如鄭璞所料,如何伐魏涼州,丞相心中已經初步有了定論。
召鄭璞歸來共論,不僅是想看看有無疏漏之處或者益補之處,更是想借此機會對大漢年少輩將領的分配職能。
因為丞相覺得歲月不饒人。
比如此時從布簾縫隙鉆進來的寒風,打著旋撥弄著衣角和花白的頭發與胡須時,讓他倍感暮冬的嚴寒。
此身已老,不復當年之壯。
畏寒、食欲不振、目力不濟等等,讓丞相平生第一次感覺力不從心。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丞相心里默默念叨了一句。
緊了緊衣袖,慢慢耷拉下了眼簾,也將落寞之意掩蓋。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