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機很好。
逆蜀的戰爭底蘊,是無法與魏國比擬的。
畢竟逆蜀得隴右不算久。
歲初方出兵,歲末又要再戰,多多少少都要引發苦于徭役黎庶的怨言。
而出兵的路線,就是走烏水流域進入祖歷縣。
曹真對攻下蕭關抑或者是走秦嶺谷道,已經不報有希望了。
屆時,關中主力浩浩蕩蕩而來,逆蜀怎么吞入祖歷縣的,就得怎么吐出來。
當然了,這一切尚早。
如今的當務之急,是與逆蜀出蕭關的主力對峙。
比如別遣幾部精銳兵馬試探攻擊一番,看看蜀軍的戰力,讓新招募士卒早日熟諳逆蜀的軍陣戰法。或者是抓住蜀軍分布太散的破綻,嘗試著以大軍將一部圍困住,看逆蜀丞相諸葛亮打算全軍來救援與否。
算是穩中求勝,以試探沖突尋出對方破綻的常規戰術吧。
這種心思,與丞相諸葛亮不約而同。
丞相也頻頻別遣精銳試探,以及設下陷阱看魏軍上不上當。
比如讓魏延與高翔部,佯作浮橋渡涇水南下襲擊右扶風之舉;如讓吳班與孟琰大舉在朝那城外挖壕溝,佯作將城池長期圍困之態。
尚有自身領著中軍,每日徐徐拔營推進十里,佯作慢慢蠶食安定郡的范圍,為日后畫地屯田長期屯兵對峙。
等等。
如果有機會,丞相也不介意弄假成真,將安定郡提前打下來。
雙方你來我往,各自斗智斗勇。
但彼此也都很謹慎,一直都沒有尋到引發大戰的契機。
是故,安定郡的戰事也僵持了下來。
金城郡那邊,同樣也沒有動靜。
去歲讓漢軍損兵折將的郭淮,同樣也沒有弄險的打算。
不僅是曹真嚴守的命令,更是因為他看不到出兵攻伐得利的機會。
他唯獨能出兵的方向,是榆中縣的桑園峽。
外面僅僅由逆蜀將軍張嶷領著三千士卒守著,而且沒有城池依托,僅是落下了兩個小戍圍和一座營寨。
但坐擁近三萬大軍的他,卻是沒有把握將之徹底抹殺掉。
聽起來,十分匪夷所思。
然而,金城郡內的將軍郝昭、賈栩與龐會,甚至是羌人首領柯吾,都不約而同的贊同了不可出兵之念。
他們擔心會中計。
張嶷所統領的三千士卒,乃是玄武軍,隸屬于逆蜀平北將軍鄭璞。
那位被大司馬曹真稱之為“魏之大患”的疤璞,多謀善斷,用兵最喜行詭道。
就如最好的獵人常常佯裝為獵物一樣,他們擔心兵力不多的張嶷部,是鄭璞誘他們出戰的誘餌。
這種可能十分大。
雖然斥候游騎,已經明確打探到,他已經領軍進發祖歷縣了。
但若是回軍來援,也不過兩三日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