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曜與魏平得報之際,正是下令死攻別營之時。
他們自是不容已經被困死的別營漢軍,得悉有援軍的消息,從而士氣大振。
商議一番后,便讓將軍胡遵督領本部五千,往吳班部進發而去。
然而,他卻撲了個空。
吳班部出城后,每日僅行軍約二十里,且僅僅出城了三日便返道歸去。
猶如放棄了救援一般。
劉豹與胡遵皆有所不解,亦不會去圍攻阿陽城池,便只好做罷。
遣人歸去稟報費曜與魏平,等候新的將令。
哪能料到,原先遠在隴西郡的張嶷部,已然趁此機會跨過了山巒,行走在白雪皚皚的溝壑中,步步往別營而來
當他們的信使還未來到別營前,張嶷已然督領著玄武軍抵達了。
魏軍圍困的兵力部署,乃是北厚而南薄。
蓋因要提防諸葛丞相的主力從北方殺來的緣故。
沒有人能想到,在隴右的漢軍,竟還會有機動兵力殺來;更沒有人能想到,在這種天氣里,漢軍竟能攀越過山巒,從長離水支流已然冰封的河面殺來。
猝不及防之下,魏軍根本來不及調度兵力阻擋。
在費曜與魏平剛剛得悉有漢軍來援之時,勒令士卒不可戀戰的張嶷,就已然領軍沖到別營的車陣前了。
是故,費曜與魏平皆滿面鐵青。
在漢軍久久不息的歡呼聲中,將所有斥候都以軍法砍了。
當如何動怒,都無法解決問題。
以漢軍的頑強,沒有援軍、輜重耗盡且士氣萎靡之時,尚能讓他們無法攻破車陣。
如今有援軍抵達,士氣回升,他們還能在短期內攻破嗎
原先半月之期就莫做念想了。
光是消耗援軍所攜來的弩箭矢,他們就不知道要死傷多少士卒。
事可一,不可再。
戰事已然持續了三個月之久,消耗了無數士卒的性命,好不容易才將逆蜀別營攻得搖搖欲墜、勝券在握。
如今竟又要一切從頭開始。
莫說士卒們會怨聲載道、人無戰心,他們這些將領都覺得有些心灰意冷。
或許,為今之計,改強攻為困更佳,即可讓士卒們休整,又可以隨時準備著,前去夾擊逆蜀丞相諸葛亮的主力
是也,大司馬曹真早就遣人來知會過。
讓費曜與魏平對漢軍別營,可攻下便攻之,難攻下便困之。
因為,烏水清水河支流河谷的丞相諸葛亮,已隱隱有欲歸援的跡象。
曹真讓他們時刻警惕著北面的軍情。
連在平襄城那邊的郭淮部,都被傳令要時刻盯死馬岱與趙廣兩支騎兵,斷不可疏忽而他們北上策應諸葛丞相歸援。
是故,費曜與魏平召集麾下將領,群策群力了一番,最終還是改為困守。
反正,即使漢軍的別營迎來了援軍,依舊改變不了被圍困的局面。只要阻止了諸葛丞相的歸援,別營最終還是在魏國的絕對兵力優勢下,難逃覆滅的命運。
烏水支流河谷。
確實,丞相諸葛亮的主力將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