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儒引大軍而往,他便避歸城池內;若別遣數部而去,他就會趁機滅之。
且頻頻得手,頗令人鬧心。
對此,曹真也無法調遣來太多將士,以免被魏延所趁。
不管怎么說,逆蜀魏延善攻,在魏國亦頗有名聲。
但曹真沒有想到的是,北伐以來,鮮有領軍攻城或野戰的丞相諸葛亮,竟比魏延更善攻
卻說,丞相數次領軍出河谷而魏國避戰后,便開始督領全軍歸去。
乃是以注詣的兩千羌騎警戒,讓句扶部為前軍開道,以虎步監孟琰殿后,自領中軍押運糧秣輜重等物,徐徐而歸。
如此大規模的行軍,不可避免被魏國斥候所探知。
尤其是漢軍除了河谷后,還將帶不走的鹿砦以及河谷內的營寨,悉數縱火給焚了。
那沖天而起的濃煙,讓落營在二十里外的曹真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當即,他也不遲疑。
抑或者說,他一直都期待著此刻的到來。
立即讓枕戈待旦的將士們,依次魚貫出營,陣列森嚴的躡足在漢軍之后。
且是時刻保持著十余里的距離。
這個距離,哪怕漢軍佯裝退軍的誘敵之策,他也能在其驟然回頭殺來之際,讓士卒們做好迎戰的準備。
不會有行軍陣列不整,而被敵所趁之憂。
斥候也分散在方圓二十里內,以防漢軍伏兵于道。
不過,伏兵的可能性不大。
長達數個月的對峙,彼此都對雙方各部兵馬很了解。
而漢軍焚營出河谷之際,每一部兵馬都在魏軍斥候的眼底下,沒有隱蔽或者伏擊的可能。
自然,遣人去知會郭淮部,以及費曜與魏平部做好夾擊的準備,是免不了的。
是時,滴水成冰,小雪連綿。
道途難行,丞相督軍歸第一日僅行二十余里,便落營歇夜。
魏軍隨其后,戒備森嚴。
且入夜后,遣了千余士卒充當斥候,監視漢軍大營,讓其無法趁夜色遣別部先行埋伏。
第二日,漢軍再行二十余里。
魏軍戒備森嚴依舊。
第三日,兩軍如故。
第四日,漢軍在朝食畢后,沒有當即行軍;而是不知為何耽擱了約莫半個時辰后,才拔營而去。
曹真頗為疑惑,但仍舊躡足其后。
然而,此番漢軍僅僅行走了十里,便全軍轉向殺回來。
此時魏軍恰好行至昨夜漢軍的落營處。
亦讓曹真發現此處地勢平坦、四通八達,乃是漢軍早有預謀的戰場。因為在短時間內,他無法讓五萬有余的大軍,盡尋到有利于防守的地形。
除了誓死而戰,別無他選。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