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
丞相所伏者,乃是張特的兩百甲騎
在三日前拔營歸隴右時,丞相便將張特兩百騎留在河谷中。
以河谷的縱深,以及臨走時縱火焚燒營寨及帶不走的鹿寨等雜物,讓魏軍不會深入去河谷內探究。而且,這兩百甲騎在隨軍來此地后,丞相一直將他們當成輕騎使用。不曾讓魏軍斥候刺探到漢軍甲騎亦隨征在此,以收奇兵之效。
今視之,效果斐然。
曹真見到甲騎突襲而來時,便心有所悟的闔目長嘆。
而右翼督將卻沒有任命,他凄厲的吼聲,猶如深山老林的夜梟竭嘶底里。
“敵襲”
“轉后陣”
但是他麾下的將士,在正面對抗虎步軍的攻擊之際,還能會如他所愿轉向去防備陣后嗎
答案是否定的。
極速沖鋒而來的騎兵,三漢里的距離不過是數十個彈指。
一馬當先的張特,雙腳往馬腹一踢,手中的旌旗也高高舉起,瞬息間就引發了所有漢騎的咆哮“伐逆誅賊”
鋼鐵洪流,無可匹敵。
在甲騎奔到魏軍右翼二十步的距離之時,前排的騎兵都放平了“卜戟”。
卜戟,類似于戈的兵器,只不過前頭冒出了兩面開刃的劍尖,曾經是秦末漢初的建制兵器,如今幾乎在軍中淘汰了。
但這種兵器有一個特點捅入敵人身體后,橫叉會阻礙長柄不會繼續突入。
甲騎們只需要雙手用力一挑,就能將掛在兵器的尸體甩開。運氣好點的話,橫叉甚至會在力反作用的慣性下,直接將尸體給撞飛出去。
只見他們雙手持卜戟,在沖入魏軍陣捅入人體后,便雙手用力兩側挑開。
順便腰腿配合發力,控馬往兩側分開,讓出了中間的道路。
卜戟騎,僅是前排的騎兵,為了打開敵方陣列缺口的;緊隨他們身后的甲騎手中,皆是高高揚起的,乃是厚脊、單面開刃尤其利于砍殺的環首刀
“殺”
蹄聲急促,刀光匹練
頭顱飛紛,殘肢飛舞,鮮血飛揚
赤紅色的大漢旌旗,馳騁向前,銳不可當。
赤紅洪流的大漢將士,在雪白大地上變成為一支脫離弓弦的箭矢飽飲長風,勢不可擋、擋者披靡
僅用一次突陣,便鑿穿了長達四五里的魏軍右翼。
亦為虎步軍與兩千羌騎打開了缺口。
在戰馬嘶鳴和魏軍哀嚎中,迸發了一句讓天地色變的怒號“大漢威武”
不可避免,被夾擊的魏軍右翼,在無有中軍馳援的情況下,瞬間崩潰無力回天的督將,死于亂兵之中;潰兵蜂擁往左翼或往后方逃亡。
不過,孟琰與注詣都沒有搭理他們。
而是不約而同的,驅趕著士卒往曹真的大纛而去。
厚厚甲衣掛了滿身鮮血與碎肉的張特,領著甲騎透陣后,也迂回到戰場之外。
“下馬下馬”
他矯健的跳躍戰馬,邊撕扯著甲衣邊大聲吼著,“速卸甲速卸甲斬將奪旗之功,晚之不及”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