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利益者,聲稱如果大漢能不改河西當前的權力格局,他們愿意再次守護大漢旌旗的榮耀。
被壓迫已久者,則是把握時機慷慨請命,聲稱甘愿為大漢前驅討不臣;但求大漢討平涼州后,能改善他們的處境。
尚有一些馬賊或游俠兒,自發前來投軍。
他們的目的是最單純的。
僅是想在大勢所趨下,以性命博得功名,一改生而卑微的命運。
不得不承認,在某種意義上,魏國反撲隴右的失敗,乃大漢收復河西的最佳助力。
也將河西所有肉食者唯利是圖的丑惡嘴臉,擺在了陽光底下,無處遁形。
收復金城郡,乃是正常的軍爭。
而收復河西走廊,則是一場權衡各方利益,將權利重新分配的決斷。
決斷如何,決定了河西走廊烽火的多寡。
譬如,讓大漢兵不血刃便可得到河西走廊的做法,乃是一切保持現狀。逆魏如何縱容那些豪右及羌胡部落的權勢,大漢便如何保障他們的權柄在握。
如此,他們必會欣然接受大漢旌旗。
反正對他們而言,給誰效命不是效命呢
該繳納的賦稅、該履行的職責等都沒有變化,不過是稱呼從“魏臣”改為“漢臣”罷了。
只是大漢不會做出如此決斷。
無他,不患寡而患不均。
先帝定蜀以來,就一直推行著“蜀科”。
巴蜀之地的豪族都被峻法所束縛,自然不會讓河西豪右例外,以免引發其他人的不滿。
再者,自從奪回隴右之后,朝廷就一直以絲路的利益,讓巴蜀豪族們“主動”支持著北伐大計。奪下河西走廊后,也必然會反哺下他們。
一味索取而不反哺,是不會長久的嘛。
以后攻伐關中、克復中原等戰事,同樣還要這些豪族不吝出力呢
至于如何反哺,自然要改變河西走廊的格局,將一部分利益摳出來給予他們。
因此,丞相此番招鄭璞來,并不是要囑咐戍守鹯陰塞護衛魏延大軍后方的職責。
以魏延與鄭璞二人將略以及近四萬精銳漢軍,去攻打人心板蕩的魏屬涼州,還能有誰能擋漢軍鋒芒
沒必要囑咐什么不是
實際上,丞相在得鎮守在鹯陰塞的張苞,轉來各種書信后,便一直在思慮著如何定河西。如今也是想聽聽,鄭璞對河西走廊諸多勢力的見解,看有無裨補闕漏之處。
一來,出于為國培養后繼者的潛在打算。
是否有潛質成為執國者,最佳的考驗,莫過于這種權衡多方利弊的見解了。
另一,乃是因為如今的鄭璞,甚至比馬岱更了解大河之西的局勢在魏軍剛剛退出隴右的時候,他就已經通過降將徐質、掮客石普力等人分析,未雨綢繆的做出了河西勢力疏呈給相府了。
而鄭璞聽罷丞相之問,也不做推辭。
略作思慮后,便拱手而答,“回稟丞相,大河之西自靈帝以來便煩擾不休,民已不畏威、豪右皆恣睢,不可放任也猶如患沉疴痼疾之人,湯藥可緩一時,不可除病根也。是故,璞竊以為,當以兵鋒之威,廢數載時日,圖割肉刮骨去疽也”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