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我魏國自從遼東公孫氏、北疆鮮卑大人柯比能授首后,幽并二州之北羌胡皆臣服且已復置朔方、云中等郡。若都督得天子首肯,移兵在賀蘭山之南今銀川平原南端如靈州、富平與丁奚城等地屯田積谷,聚羌胡為兵演武,待各部騎兵擾河西動蕩,再發兵而往。”
“屆時,逆蜀若從隴右遣兵就往救,我軍便趁機攻入隴右與漢中;若不救,我軍可再復河西走廊矣。”
一番口干舌燥,郭淮將心中所思所謀,一并敘出。
而身側靜靜傾聽的司馬懿,原本還頻頻頷首以示贊許,但此時已凝眉鎖目,兀自捋胡而思。
蓋因郭淮所言的前二策,皆與他心中所謀大同小異。
但第三策,卻令他隱隱有振聾發聵之感。
近些時日他盡思緒著關中各部將率的情緒以及都督名實困擾,且又因并州不在他職權督管范圍之內,故而竟是一時忘了,朔方云中二郡已復置,魏國已然可再復安定郡北部矣
安定郡北部如富平等縣,乃是烏水河谷以北唯一可農可牧之地。亦是自秦漢以來,便是中原王朝與游牧部落爭雄的關鍵點,得之可攻守易勢。注1
現今既逆蜀占據了涼州,若依郭淮屯田聚兵之策,亦不失為高懸于河西之側的利刃
至于賀蘭山之南如今被鮮卑拓跋部盤桓,其愿不愿意讓魏軍進駐屯田嘛
司馬懿不作考慮。
拓跋力微若是膽敢不從命,魏國便邀在朔方郡的南匈奴左部劉豹共力,前后夾擊滅了
區區一鮮卑胡虜罷了,焉能擋我魏國兵鋒
而且他深知洛陽曹叡對隴右之失耿耿于懷,若他請命分兵圖謀復涼州與隴右,曹叡斷然不會以為他有意染指并州之心。
再者,作為“文帝四友”的司馬懿,早在黃初五年便被授予錄尚書事之權,對魏國各地朝政都頗為了解。
是故,他還順著郭淮的第三策想到了更多。
譬如,昔日魏武曹操遷南匈奴內遷并州,乃是劃分為五部,且將單于呼廚泉留在鄴城,令右賢王去卑代掌其權。今左部劉豹被授予朔方都護,其他四部匈奴焉無有復休屠王、渾邪王聲勢之心
呵
古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今逆蜀據涼州,又如何知乃禍乃福邪
注1大部分烏水清水河流域都不適合農耕,1972年聯合國糧食開發署認定的“不適宜人類居住地區”名單有“西海固”,代指清水河流域西吉、海原、固原高平三縣。
7017k
xbiqu,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