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正事亦不能玩忽。
在河西任職近兩歲的他,早就知道此地有種植蒲萄了,只是產果不豐而釀酒時多費人力。
費祎大致預估過,以同等的人力種植蒲萄產生的收益還不如牧養牛羊。
在他到來之前,由丞相別署頒發的文書,費祎與諸葛喬等已然目睹、自作思慮過了。唯有為了讓黎庶相信官府并非在變相征兵的兩個先決條件,不便錄于文書。
一者,河西各郡的官府在頒布政令時,務必要先給縣城鄉落的三老宗長許下諾言,弓箭社止于守護本郡安寧,絕不會出郡作戰。
鄭璞將藏兵于民的初衷、建立弓箭社的構架給眾人細細道來。
其實也沒有什么可說的。
至于其他瑣碎如防備本郡豪右趁機牟取權柄、杜絕武力稱雄者肆意傷人抑或滋事等,那得由郡太守與社頭日后常懷警惕之心了。
一番說罷,日已偏西。
另一,乃官府不得強令黎庶加入弓箭社,但憑自愿參與,以免黎庶將弓箭社視為額外的徭役。
只不過,沒有參與者不能享受減免賦稅的利好。
鄭璞接過一看,這才發現乃丞相的書信。
江東兵敗后孫權還令人作了國書來,告知了魏國再度建立烏桓突騎的消息,提醒丞相需提前做準備。
諸葛喬與徐質便尋了個緣由先行離席,容鄭璞與費祎私語的空間。
而先前還是聲稱事情不急的費祎,不等鄭璞發問便直接從袖子里取出來一絹帛遞過來。
亦是令江東陰襲淮右的勝算更大一些只要魏國依舊在西北用兵,便是錯過了救援淮右的最佳機會。
而對于大漢而言,只要堅持到江東陰襲淮右時,魏國將罷兵歸去了。
此舉非是孫權踐兩國共盟、擔憂大漢有失的善意。
而是冀望著大漢能早些做好準備,讓漢魏西北戰事持續的時日更久一些。
畢竟,魏國的國力再怎么雄厚,也無法支撐兩線傾力作戰的時局。
只不過,孫權打算何時出兵呢
因為江東一旦全據淮右,魏國的中原腹地將無險可守。
曹叡不管是出于安撫關東世家豪族之心,還是為了讓中原腹地的安危,都要罷了西北的戰事將兵力轉去淮右戰場。
此番戰事乃是漢魏雙方戰略上的決戰,關乎涼州甚至是隴右的歸屬。
一步走錯,萬劫不復
雖說依江東先前常趁大江支流水漲之時用兵的習慣,大致可斷定孫權將于秋七月或八月動兵;但剛逢慘敗江東各部將士,在短時日內可再戰否
看罷書信的鄭璞,心中久久無斷。
將大漢北伐近十年以來的戰果皆化作虛無
他可不敢將希望寄托在江東身上。
丞相亦然如此。
故而,在書信的最末,乃是問費祎涼州還能再征調多少兵馬與糧秣趕往鹯陰城塞。,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