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此舉可體現朝廷之德、安將士之心。
另一,則是恩出于上,為天子日后掌控兵權綢繆。
這些將士遺孤,日后亦會被朝廷依著個人的才學,分派戍守各地的職責或入征戎之軍任職,相當于大漢行伍中低級軍官的預備役。
如此,本就有選拔武將職責的趙統,被天子轉授羽林新軍統領之職亦不意外了。
但這也打亂了鄭璞的計劃。
在他應下張苞之請時,心中打算推舉趙統戍守京畿內外。
因為從忠貞與父輩功勛以及個人才能等角度考慮,最適合受領此職責的人,無非先帝元從關張趙三家的子侄。
如今,關興督領漢中,日后將被倚為國之藩籬督戰一方,不可能歸來任職;而張家次子張紹少小便筋骨羸弱、無有武事之能,在行伍中難以服眾;先前便官居虎賁中郎的趙統,自然就是最適合接替向寵職責的人選。
若不從此三家擢拔,諸如馬忠、糜威、霍弋與龐宏等其他人,都各有權衡之弊。
其中,糜威與龐宏不必說,行伍履歷太淺威信不足,且二人的從父糜芳與龐林如今分別在魏吳任職有些口舌是非,能避免就免了罷。
而馬忠與霍弋則是不能輕易調離南中。
現今的南中之地雖然大致安穩,但在故庲降都督李恢病故且宗族遷入漢中定居后,興古郡與永昌郡都曾有過土人蠻夷首酋作亂之事。
規模不大,馬忠與霍弋僅征發郡兵而往便悉數討平了。
然而,孰人又能斷言,將彼等調離換做他人前去南中鎮守,不會誘發土人蠻夷部落新的叛亂呢出于后方安穩更利于北伐大業的考慮,朝廷自是不會優先考慮他們二人的。
尚有被調往隴右駐守的李嚴之子李豐,亦不是良選。
李豐的資歷倒是無憂,但李嚴如今在中樞居督考百官之責,哪有令其子戍守京畿內外的
因而,算來算去,唯有將張苞調歸成都才是最好的安排樂。
思及于此,罷了橫笛閑情的鄭璞,又心思放在了即將與天子劉禪會面的言辭之上。
歸來成都這些天,除了列班朝會時見過天子外,鄭璞一直沒有與天子私下設宴座談過。因為三日后將北巡,屆時二人同行于途不乏攀談的機會,故而天子便很體貼的不占去鄭璞迎來送往的時間了。
而現今遣傅僉來引鄭璞往龍首山西麓的羽林軍營地嘛
乃天子
在臨行前,還詔令在成都的功勛子弟,以騎射功夫作為比較甄選出隨行北巡的人選。
算是恩蔭勵下的手段罷。
君臣同樂之事,鄭璞被召來乃理所當然。
尤其是他被丞相遣歸來迎駕北去,必然也要肩負沿途調度各地戍守士卒護衛的職責,亦必不可免在臨行前與天子以及向寵將一些細節商榷敲定。
只不過,覺得以天子敦厚的性情,斷然不會有臨時生事之念的鄭璞,將滿腹心思都放在了如何通過天子扭轉成都上下那股對北伐過于樂觀的風氣,以及在天子與丞相謀面之前如何先將張苞摘除戍守京畿職責之外罷了。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天子召他來與會,同樣是出于其他心思。
乃關乎丞相。,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