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銳著稱的江東水師,在航海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從劉纂上稟呂岱被夾擊到麊冷縣陷落的時間內,足以讓水師趕來交趾郡了。
但那時候,江東上下皆以為不可救。
一來,乃是得不償失。
漢軍試圖圍點打援之意,江東重臣皆了然于胸,遣兵去救不過是正中漢軍下懷罷了。
況且水軍能如期趕到,但并不意味著能將呂岱就出來。
的確,江東水軍精銳,在江海之上魏漢皆弗能敵。
然而,他們能在岸上與漢軍爭鋒嗎
說不定遣兵去救了,非但無法救回呂岱,就連自身都是有去無回
另一,則是江東兵力貴乏。
壽春慘敗與廖式叛亂的影響,令江東昔日兵力更勝于巴蜀的局勢不復,在秋八月漢軍分別從漢中郡與永安夔門出時,江東便迎來了兵力的捉襟見肘。
此番戰事,漢軍動用的兵力已然高達七萬有余了
江東扣除戍守各地的必要部署外,擠出來的兵力亦不過與漢軍大致相抵而已。
如此,水軍必須要留在大江流域作為西陵峽、江陵城、武昌以及襄陽各個駐軍點的連通與接應兵馬,且為彼此之間迅速調遣兵力與轉運輜重。
因而,江東各重臣皆隱晦的向孫權諫言,此時理應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切以大局為重。
畢竟,漢軍主力乃是出荊州。
荊襄的安危要比失去交州西部三郡與呂岱部覆滅更重要。
孫權無法反駁。
從他的角度出發,壽春之敗已然令吳地世家豪右損失慘重,如果再無法守住荊州的利益
恐孫氏基業將會迎來不可承受之重
而他得悉呂岱伏劍克忠的消息后,無法寬慰自身,不止是悲慟失去了一個入作心膂、出為爪牙的干城之將,更因為諸葛恪曾上書請命前去交趾救援。
先前在壽春戰事中勝了一陣的諸葛恪,愈發被孫權器重。
哪怕太子孫登病故了,亦無改將他當作日后匡扶孫氏基業的重臣來培養。
不過,源于諸葛瑾在去歲病故,孫權并沒有將他調來荊南參與戰事,而是命他繼續在建業駐守,好讓全琮得以分身引兵來荊南與戰。
也正是如此,諸葛恪在得悉交州戰事后,便向孫權作書請命,聲稱自己可督領麾下萬余山越精銳從建業乘船進發交趾。
只是此事孫權無需與他人計議,便直接回絕了他。
沒辦法,諸葛恪部是不能調離建業的
不是擔憂彼調離后,魏國或會從淮南戰線出兵來襲,而是擔心吳越各郡縣會爆發新的叛亂
然也
江東如今可動用的兵力無有多少,就是對外戰事敗北后誘發的各郡縣頻頻叛亂,令孫權不得不將許多兵力用在戍守、維護內部治安上。
如此情況下,呂岱的亡故亦是不可免了。
而孫權在憤慨之下,乃親自作書傳給了南陽,讓魏軍送入雒陽與曹叡。
書信僅寥寥數言。
曰
“今巴蜀出兵七萬有余,已然舉國之半耳我國與之戰,交州三郡已淪陷、州牧呂定公戰死,將士喪損無數若上庸五千將士復弗可救,貴國自與巴蜀戰襄陽矣”,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