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讓人看到粉末,就是為了免除人們的懷疑,到時候司徒衍找一個理由。
大家吃的干餅就是由他們路上收集的這些物資和他們的糧食一起有配方制作出來的。
這樣是個人都不會懷疑。
司徒衍在眾人的心目中,那絕對是高大上,這位是舉人老爺識文斷字。
知道的東西絕對不是普通的這些泥腿子能明白的。
懂得道理自然也不是他們能懂的。
人家能用這些不可能吃的東西做出來這么好吃的干餅,所有人對干餅的功能都已經驗證過。
每一個人這么一小塊干餅就能整飽腹一天,誰不稱贊老爺厲害。
以前老爺說這是祖傳秘方,他們還不相信,現在看到老爺讓他們的這些東西忽然之間大家就相信!
的確是秘方!
一般人這種荊棘要是能吃,一路上早被饑民都掃光了,哪還能留給他們?
現在他們但凡能找到的東西都是很難吃下肚子,就算吃下肚子也難以消化的那些東西。
這些東西居然都能作為干餅的材料,每天吃的干餅入口那可是可口多了。
而且吃到肚子里目前為止沒人有任何其他的不良反應,沒有拉肚子,沒有肚子疼,更沒有不消化。
因為是秘方,晚上陸家兩口子專門單獨拉起了一個用破布圍起來幕布,在里面偷偷摸摸搞什么。
雖然底下的人不知道,可是知道他們每一天的食物可都是從這里來的。
所以但凡是每一次到了這個時候,初五和小五,小六都會帶上手底下的青壯年在附近巡邏,嚴密控制一行人的行蹤,免得秘方被泄露出去。
結果聽說這位陸老爺很能干,人家的秘方倒是有好幾個,據說都是祖宗上傳承了幾百年傳下來的。
現在他們的伙食由干餅已經能慢慢的變成一種黃色的黏糊糊的食物。
其實就是玉米面糊糊。
這個年代可沒有玉米這種農作物。
顧春華能兌換的粗糧除了玉米面之外就是紅薯,土豆一些這類的農作物。
顯然里面最合算的就是玉米面,畢竟100積分就能兌換一斤玉米面。
如果兌換紅薯的話,100積分只能兌換半斤紅薯。
紅薯這種東西吃多了,可是會會胃反酸。
顧春華和司徒演兩人商量之后,決定先兌換玉米面,剩下的積分都攢著。
等到一旦到了兗州有了大批的土地的時候,再考慮把紅薯和土豆這種農作物發揚光大。
這樣可以滿足不少災民的口腹之欲,也可以推廣開來,讓大家有飽腹的食物。
現在就是司徒衍的傳家寶。
雖然底下人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
可是吃起來還挺好吃,沒有什么難以下咽,比干餅的味道更好吃一些。
干餅噎的人慌,況且只有那么一小口,少滋沒味兒就下了肚子。
哪像黃色的玉米面糊糊,大家一口氣能喝兩碗。
熱乎乎的喝到肚子里,一路上的疲乏立刻就能一掃而空。
有時候運氣好,能弄到能吃的野菜,洗干凈放到糊糊里。
沒想到味道還出奇的好。
總之所有人的心目當中這個買了他們的陸老爺就是天人之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