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部由真實歷史改編而成的電影——《被迫混成救世主》的電影正式開拍前,曾發生過這樣的一段小插曲。
久久等不到那個和自己熟識、關系還算是不錯的編劇給自己發來劇本。
眼看著時間越拖越久,導演終于忍不住撥通電話,出聲詢問劇本改編的實時進度。
在簡單的寒暄過后,導演三言兩語間直入正題說明了來意:“這都快一個月了,你那個劇本改編得怎么樣?”
電話那頭的編劇似乎仍正糾結著什么,踟躕片刻后選擇了坦誠:“就……就那樣唄。”
“不知道為什么,看著官方給出的那些材料,我總覺得這里面透著點違和感,看起來總覺得有些奇怪,一直都沒能琢磨出合適的劇本。”
猶豫間,面對著自己這個關系還算是不錯的朋友,他最終還是選擇坦誠地說明了自己在這么長的時間內,依舊沒能像是過去那樣得心應手地迅速從既定現實中理出劇情的原因。
導演古怪地沉默了片刻:“……怎么說?”
這給了編劇一種對方心里似乎已經隱隱有了答案的錯覺。
編劇:“就怎么說呢,我感覺這位救世主的一些反應在某些時候,看著都有些奇怪。總感覺在這場世界性的混亂中,他數次刻意收斂了自己。”
“我總覺得,在很多時候,我想象中他該有的反應,和資料中點名的內容都有些不大相稱……”
“最讓我覺得奇怪的……”編劇試著編排字句組織語言,最終把自己心里那點不對勁的感覺規整地說出口,“最讓我覺得奇怪的,大概就是他在面對他的那些老師同學、甚至于所有能接觸到的政府公務人員時,那種時時刻刻保持著的、揮之不去的羞恥感。”
導演沒出聲。
清淺的呼吸聲回響在電話的那頭,最終終止與對面越發急促的呼吸聲中。
編劇似乎終于能用言語將自己心里那點不對勁的感覺述之于口,他越說越順暢,顧自繼續往下說了下去:“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那些關于自己身份的公開而衍生出來的羞恥感來得突然,且莫名其妙。”
“怎么說呢……舉個例子的話,就像是電視劇里,在一個炮灰反派未出名,甚至在其他人眼中都沒有半點武學上的潛力時,被其他人得知他要成為天下第一的大俠后,往往會有很多人嘲笑他,甚至于連他自己都在這嘲笑中喪失了那點微末的自信,跟著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羞恥。”
“但要是換一種境遇,當一些人嘲笑另一位功夫本就獨步天下的俠客,嘲笑對方意圖對天下第一的稱謂前進時,被嘲笑的俠客本人往往對此都沒什么感覺,畢竟它本身就有這樣的能力,而他也清楚這樣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