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艱困無比的決定。
以往許多人在踏足了劫難后,心里面唯一的念頭就是勇往向前,從來不理是否曾留下隱患,不管遇到什么阻礙都先闖過去再說!
那些人起初修煉的速度很快,無人能阻,甚至屢屢獲得同輩無敵的稱號,這些都不是沒可能。
然而,到了踏足氣源難,即將邁出成為宗師的那一步的時候,這些“天才”的弊端就出現了。
貪多嚼不爛,貪婪,害了他們的一生。
很多天驕武者,一開始自以為進境迅速,可以輕松讓靈識蛻變,主動牽引氣血質變并牽引出屬于自己的氣源場。可到頭來,引頸期待的宗師劫卻是遲遲度不過,最終抑郁而終,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為何無法觸及宗師的門檻。
其實原因很簡單:根基不夠穩固。
所謂的劫難境,劫難二字,并非善言,而是警語。
真正親身體會的大難,可沒那么好過,輕忽而度之,終究會在未來埋下苦果。
大難雖然有所折磨,也暗藏新生。
若是能夠在度過這些大難的時候,吸收劫難所蘊含的精華,那人體就會產生驚人的蛻變,并且成為更加強大的武者。
然而,這整個過程卻是完全急躁不得,在面對自己的心魔和恐懼的事物,沒有任何人能夠處之泰然,可武者就是要在這種情況下,一邊承受大難臨身之苦,一邊去汲取其精華,將劫難的力量盡數歸于幾身,這才是經歷難的真意。
每一個經歷難,除了代表一次毀滅,更是代表一次新生。
當自身的氣血強到了某一境界,便會自主引發天地間的責罰,降臨劫難于武者身心上,一旦撐過去,就算是通過一難。
然而,這種通過也分很多種。
有的人面對劫難泰然處之,即使泰山崩于面前亦面不改色;有人逃跑畏懼,最終勉強違心克服恐懼的也不在少數。
然而,往往那種最妖孽的天才都是選擇直面自身的劫難,不去抵抗,而是接受,以己身承受大難,受到重創后慢慢恢復。
可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心性?又有這樣的大氣魄?
在修煉氣血和培養靈識的重要階段還得面對時不時來襲的幻境,感到心煩那是必然的。
真正的天才武者,除了自身的基礎驚人,也要有著坦然面對自身最柔弱部分的決心,否則又怎能立于眾人之上?
在旁人眼中,魏呈天資縱橫,面對令人戒懼的經歷難時顯得十分輕松,屢屢過關,短暫的兩周就完成了經歷難三分之一的歷程。
可隨著自身的氣血愈多,他卻是難以感受到以往那種戰力隨之暴增的美感,而是愈來愈依賴系統給予的能力。
這不應該!
這么說起來,要是沒有系統,他和那些只是氣血高的廢柴武者又有何區別?
唯有再經歷一次劫難,徹底將自身的氣血納入掌控,這才有資格繼續前進!
“我要重修一遍經歷難!”
如果被旁人知道魏呈這時候的想法,肯定會認為他瘋了。
度難艱困,且無法重復。若是真的要重修的話,必須自斬修為并且承受雙倍的劫難,天底下又有誰愿意干出這種自損八百的事情?
不過時至今日,魏呈干了!
為了要打好自己的基礎,為了確保自己能夠成為強者,他要自斬!重修!
所謂自斬,不意味著真的斬掉了自身的修為,而是從最一開始的經歷難開始,一層一層的向上重新體會一遍。
在很多人眼中看來,這種行為不但浪費時間,而且還會將自己困在了正在重新體會的境界中,與其有這時間還不如去加強肉身的基礎。
修行了黑炎圣體,肉身強橫到不可思議境界的魏呈心底明白:就算肉身強大,可也要有能夠去匹配的強大氣血才行。
自己氣血的量是到了,可質卻沒能上來,那就只是空具皮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