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卻傳出一聲咳嗽,一襲青衣主動走出。
“我醉連軍中宵舞,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誰人他日若祭我,料來此身已在中原。”
吟誦著生前所寫的詞,倘佯著一位沙場少年將軍,最終卻做為詞人逝去的悲歡。
南宋稼軒居士,辛棄疾,主動站了出來,身上青衣映照在血色的刀光下,顯得猶如夕陽下的余暉。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這句話,是他的好友陸游臨終前寫下的。
如今,悠悠千年過去,早已數度改朝,當年的南宋也不再存在了,但這依然磨滅不了辛棄疾對后世人的影響。
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北伐成功,而北帝綾如今向北斬邪神,觸動了他當年北伐的心緒。
哪怕被世人忘卻又何妨!
當年身死沒能滅金的憾恨,如今若能補全,那也不虛此行。
“既來忘川皆為同輩,稼軒居士,吾等一起上路好了。”一道身穿白服的文人開口,身后有著湛藍色的星光顯現。
“白前輩,您可是當代文曲星,真的要與我一起上路嗎?”稼軒居士苦笑道。
這位可是大人物!
樂天居士,白居易,生于中唐,在詩詞上的造詣可謂是如雷貫耳,作為后人辛棄疾也不止一次欽佩過這位老前輩。
如今,白前輩居然也趕著上趟,這是為何?
“為大局獻身又何須理由,何況,就算我失去了名姓,詩詞猶在,又何懼試人忘卻?”
“是我狹隘了,白前輩。”
此話一出,古人群有些騷動。
失了名姓,詩詞猶在,如此豁達之心境,讓許多人在這一刻都看透了。
是啊,就算忘記名字,過往的著作并不會消失,只要后人還在閱覽那些古詩詞,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作者的名字。
這樣看來,這刀光簡直就是給不怕死的文人準備的,就算獻身了,憑著詩詞的名氣也依然會被后人流傳。…
可因為先前的猶豫,刀光即將消散,眼看就要隨機征人了。
“作為沙場將軍,幼安,你總要有一位真正的將軍同行。敵人可是邪神,你們一個假文人,一個文弱書生,是在瞧不起吾等軍人嗎?”最后一刻,一尊身穿甲胄的年輕身影主動踏入刀光。
“淮陰侯!?”
“別用那稱號叫我!我最風光的時期,還是當大將軍,稱我為韓將軍。”
兵仙……國士無雙……攻必克,戰必勝,從困苦少年到位列王侯,從一飯之恩到千金相還,就連胯下之辱都能放下仇怨。
亂世之中的大將,韓信。
然而,太平乃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說的也是韓信。
一世英萬世名,一關克百關平。爭侯一片赤子心,當年餐飯尚千金最終卻落得白綾鴆酒的凄涼結局,只因能看清天下大局的將軍,無法讀懂故交帝王的神情。
念故人,感知恩,況是君!
他帶領大漢開創盛世,成功名時鬢尚青,卻也死在帝王家手中。
一位當之無愧的大將軍,死得如此憋悶,自然也有遺憾。
就連綜觀天下局的秦皇,看到這位推翻秦朝的“仇人”時,也不得不給予贊許。
“是一位領兵奇才,若只論行軍打仗,堪比戰國時的武安君白起。”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引用了這句夫子的至理名言,北帝綾的刀光中,以上的交流化為光影,時光再度開始流動。
除了主動站出來的那三位,其他古人都被踢出了這玄之又玄的領域,緊接著,一刀斬邪神,瞬間湮滅了數千投影!
那一抹刀光,抹去了無盡的黑暗,一刀補天,配合星主的封印權能,將邪神殘余的邪能盡數打散,一劍,又將邪神的本體斬滅,斬向了封印深處!
最終,北帝綾放下了霍魑劍,在劍光消散、眾人皆在為了擊退邪神而歡慶鼓舞的同時,卻只有少數人注意到,又熄滅了三盞大星的光芒。393149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