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船只都有耐久度,但那個載貨量是什么意思,還有單位的區分?”范華好奇的問道。
“客貨兩用船的運載單位,是指可以裝下的貨物數量,以及可運輸的玩家數量,不運貨的情況下,那艘船可以滿載5000玩家。”驚瀾笑著解釋道。
“明白了,不過貨船的抗風浪等級才5級,說明它能夠前往的海域還是太少了,要是遇上6級風浪可就危險了。”艾薇兒擔心的說道。
“所以按照系統的規則,駕駛船只的船員就得格外小心海上的風浪,一旦發現超過5級風浪的區域就等立即繞開,以免發生悲劇。”驚城笑道。
“還是戰艦靠譜,武器的分配這么給力!”海帶驚訝的說道。
“畢竟戰艦的作用就是戰斗,但是戰艦的運輸量太低,而且造價也更加昂貴,幾乎是一艘中型客貨船的兩倍價格和材料了。”驚瀾嘆息著說道。
“目前先打造這一支船隊探索外面的海域,剩下的船隊升到高級后再建,免得浪費太多的材料和資金。”李明點頭說道。
這支船隊只是用來作為先期探索海洋的工具,因為規模太小,肯定不適合更遠的海域,所以他剛開始就沒打算建造多少,而是要求工匠師快速升級航海研究所和船塢,掌握更高級的船只建造方法。
就在這個時候,海堤外面一字排開的14座高大船塢現實的倒計時終于消失,煙囪上14到黑色煙竹越發濃厚。
嗚嗚嗚!
一陣沉悶的汽笛聲響起,船塢靠海的方向,齊齊出現了14艘船頭,向著附近的海港緩緩駛去。
船只全部建造成功,但是現在船上還沒有駕駛員的存在,系統只是將這些船只暫時停靠在海港四周,等待玩家們的操控。
這種大型道具無法被玩家們收進包裹保存,當它們建造出來的第一分鐘,它們便以海港為家,一座海港可以容納10艘中型船只同時靠港休息,如果船只太多,就需要建立更多的海港。
14搜船只其中9艘一模一樣,上面三張船帆,完全依靠風力進行驅動,速度一般。
而5艘看上去更小一些,但是速度更快,船身上方到處都是金屬炮管和箭塔的戰船,也更快的駛向附近海港。
工匠師們立即涌向海港,準備上船試著操控這些船只。
據說船只的操控方法并不難,但也絕不簡單。
操控船只在海上航行非常容易,但是如何能夠讓船只提前規避風浪的危險,就要玩家們先熟悉航海的過程才行。
“走,我們也去看看。”李明笑著一揮手,帶領指揮官們前往海港……
所謂的海港,是建造在海堤外海面上的一個個四方形平臺,但是海港并非直接連在海堤上,它們都分布在海堤以外數十米出的海面上,連接海堤和海港之間的,是一條長長的水上長廊。
李明和指揮官們先走到海堤一側,順著臺階下到長廊上,然后一路前往海港上面。
四方形的平臺仿佛一個大型的貨場,幾艘客船和戰船已經自動停靠在平臺四周。
李明鎖定了一艘戰船,眼看玩家們正在順著船上的繩梯爬上去,他們也趕緊來到海港一側,抓著繩索快速攀登上去。
隨著他爬上船只,剛站在甲板上,眼前便直接跳出了一個系統提示……
叮……系統:恭喜玩家明明白白成功登陸【中型戰艦1號】,當前載客量為591000,駕駛員030!
叮……系統:【中型戰艦1號】為系統設定名稱,請本船玩家推選船長之后,即可為本船重新命名!
……
“還能重新給船起名字啊,明哥快想一個。”范華笑著說道。
“不用這么麻煩,又不是什么極品戰艦,費那么多心思干嘛,就叫中型戰艦1號更方便,等以后有更好的戰艦再命名也不遲。”李明搖頭說道。
“那就不用命名,駕駛員還需要重新分配,現在怎么設定?”付紫嫣問道。
“這也簡單,只要安排玩家前往指定的操控位置,系統就會默認駕駛員到位。”李明看過了船只的操控說明,現在已經知道了不少。
當玩家們上船之后,便被系統默認為進入這艘船的裝載名單上,然后每個玩家前往船只各個操控位置,就相當于駕駛員齊齊就位,可以正式操作船只了。
在驚瀾的部署下,一群工匠師立即按照船只平面圖上規定的位置,分頭前往艦橋中心的指揮室,坐在船長位置上便自動成為船長,站在舵手位置上便是舵手。
站在船帆操控位置,便是帆手,如果出現武器操作位置上,便自動默認為武器操作員,每個駕駛員的位置,在船上都有特定的區域。
隨著系統提示不斷跳出,這艘戰船上的30名駕駛員很快一一到位,可以直接離港出海了。
嗚嗚嗚!
艦橋上響起洪亮的號角聲,系統這是提醒玩家們,本船全部部署完畢,可以隨時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