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學子經過婉娘的攤位前,鼻翼一動,忍不住眼巴巴瞅過去好香啊。
只是一看是鹵肉,有些家貧一家只供一個就費力的,知曉家里困難,只能閉著眼忍著目不斜視走過去,有手里不缺銀錢的,倒是來詢問價格,婉娘終于回過神,耐心回答。
來問的只有三個,其余很快就越過去走遠了。
一聽價格倒是還合理,他們也著實沒吃過這么香的鹵肉,就都買了一份。
婉娘邊給他們盛,邊耐心詢問“少年郎,你們是昌陽書院的嗎”
留下的三個少年郎為首瞧著有十五六,是年紀稍微大一些,應了。
婉娘遞給他的同時,還是沒忍住“你們書院最近還收學子嗎”
焦昀在一旁支愣著耳朵聽著,一聽這句,就知自己看來是猜對了。
不過余光瞥見一旁的聶柏昶,倒是也認真聽起來。
少年郎認真想想,搖頭“沒聽山長提過,應是不收的。”
婉娘有些失望,“那你們書院一月的束脩是”
少年郎多看婉娘一眼,視線掃過一旁兩個小的,倒是沒露出別的神情,笑笑“無論年紀大小,皆是一月十兩紋銀。”
不遠處的吃客和小商販也一直在聽,畢竟誰家不想出一個學子,萬一能高中,以后光宗耀祖。
結果一聽一月十兩倒吸一口氣,很多打消念頭。
婉娘也飛快在心里算著賬,她這段時日每日穩定賺近二兩銀子,一月也有近六十兩,如果送昀哥兒和柏哥兒去書院一月加上別的小三十兩應該沒問題。
她這才松口氣。
她對書院不了解,卻也曉得是手束脩的,她爹當了兩個村的夫子幾乎不怎么收錢,所以兩個村的里正很感激他,只是后來她爹沒了,兩個村里也都沒再繼續能出過學子。
所以之前錢家想送錢大寶他們去學堂她是曉得的,也知道束脩不便宜,若是以前她可能供不了多久,可如今她卻有底氣。
婉娘給三個少年郎多打了半勺,心情極好,如今只需要想辦法送兩個孩子進去即可。
婉娘這邊思量著,焦昀卻是頭疼,他既希望婉娘有這個念頭,卻又不希望。
希望是因為他想讓聶小柏去書院,這孩子識字,不可能一直跟著他們賣鹵肉,之前婉娘提及那五十兩他就動了這心思。
可不希望是因為,婉娘不可能只送聶小柏不送他。
可一想到要整日背之乎者也還有那些枯燥文縐縐的東西,他一個頭兩個大,他來到古代后目前來說的兩個興趣,一個是賺錢;一個就是手癢想干老本行。
三個少年郎很快離開,陶仵作終于姍姍來遲,大概剛忙完來得及,背著的箱子都沒來得及放回縣衙,到了近前,氣喘吁吁探頭一看還有,松口氣“幸虧趕得及。”只是等一抬頭,發現婉娘難得在發呆,還是望著街尾的方向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