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完也沒能明白,當初的事竟然是大皇子一手策劃為了陷害三皇子再給二皇子蓋上不好的名聲?可怎么竟然會有這種人為了陷害自己的兄弟不惜自己給自己戴綠帽子?可等聽到辛側妃原來竟然是揚州瘦馬,是幾年前才被帶回來專門為了這一天的時候,所有人都傻了眼,仔細想想,好像就是那些事之后,大皇子才被老皇帝重視起來的……
有人心里罵了自己一句:瞎還是他們瞎啊,他們竟然真的覺得從皇家里出來的會憨厚老實?這特么……比另外兩位可有心計多了。
這樣一來剛剛大皇子突然來那么一手也就能明白了,不是憨厚人突然聰明了,而是從始至終,大皇子就不傻啊,這是拿他們當傻子呢。
大皇子憤怒低吼,“她說謊!都是他!是他買通了這賤人!他們是一伙的!”
辛側妃冷冷看著他,“當初說好的,我幫你,你還我自由。可結果呢,我是走了,可你同時也派了殺手來追殺我,若非五殿下派人救了我一命,我這時候怕就剩下一堆白骨了,既然你不仁先毀了承諾,那也就不要怪我揭了你的老底。”說著,從懷里掏出一些卷宗,“五殿下,這些都是他這些年暗地里做的事拉攏的朝臣,都在這里。”
當然這些并不是辛側妃找到的,而是聶柏昶私下里找到,由辛側妃來呈上來,比聶柏昶直接揭發更好一些,否則,面上雖然能處理了大皇子,到底后來想起來在這個節骨眼揭發皇兄不妥。
聶柏昶并未接過來,而是由老巖王拿過來一看,瞪著虎目,一樁樁一件件念出來,并揪出兩個勾結的朝臣,隨后把這些東西給其余的朝臣傳看,之后直接由老巖王這個當長輩的首先跪地勸新皇大義滅親。
眾人一看這情況,明白過來,怕是這是新帝給他們的下馬威,加上這也是表忠心的時候,趕緊跪求嚴懲大皇子。
聶柏昶“順勢而為”,他可不想留這么一個隱患在身邊,“大皇子陷害皇弟在前,欺瞞先帝在后,暗害枕邊人,欺上瞞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從今日起,褫奪親王封號,貶為庶民,殺人未遂勾結殘害忠良,發配酷寒之地二十年,永世不得回京。”
隨著這第一道口諭,很快大皇子直接被捂著嘴押了出去,絲毫沒給他反駁的機會。
眾人心里直打突突,隨著大皇子沒了影子,他們突然有種預感,新帝怕是手段不必當年的老皇帝少,只會更加雷厲風行,他們畏懼不已,卻又恭敬跪地,生怕被殃及池魚。
結果,第二道圣旨以及證據很快就到了,依然是由老巖王拿出來的,是關于齊家當年在寧家陷害白家推波助瀾的證據,包括這些年齊家做的一些壞事,一樁樁一件件極為清楚,犯了人命的齊家人直接被關押隨后砍了,其余則是根據罪刑發配,至于沒參與其中的,并未懲罰,但因為是齊家人,貶出京城,不得回京,子嗣三代內不許入朝為官,三皇子更是參與其中,但念在其母被寧貴妃所殺,一日內痛失雙親,給了一塊封地,即日起同四皇子一起送往封地,不得召喚不得歸京。
眾人嘩然,可想想新帝沒直接殺了這么幾位已經是仁慈了,畢竟,如果是三皇子或者大皇子當了皇帝,第一件事怕是就是要殺了五皇子。
第三道圣旨也很快下來,為白家平反,不僅如此,宣布白家還剩一個子嗣生還,如今在邊關為將士,召喚歸京,封為大將軍,把當年白家的府邸以及承襲的榮譽歸還。
眾人今晚上受到的刺激太大,以至于久久沒回過神,可回頭一想,如果五皇子背后若是沒人,當年又怎么能逃得了寧貴妃他們的追殺?又怎么能有這么一身武功能安然進京到現在都安然無恙奪得皇位?
那不僅老巖王,背后的那位白家人也功不可沒。
于是,在新年頭一天,大常國換了一位皇帝,三日后新帝登基,改國號為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