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佶看著情緒激動的大臣,反而更加平靜了。
畢竟做了這么多年皇帝,他聽懂了大臣們的弦外之音。
他們的意思是金鋒太年輕,更深層的意思就是怕金鋒生出異心,無人可以制衡。
看完其他人,陳佶把目光投在鐘無極身上。
其他大臣反對金鋒,陳佶還可以理解。
因為金鋒和九公主都是革新派的代表,金鋒權利越大,權貴階層就越難過。
但是鐘無極是大康朝堂中少數為民請命的官員之一,還是九公主提拔出來的,陳佶想不通他為什么也反對金鋒。
鐘無極看到陳佶看向自己,并沒有回避退縮,反而躬身說道“陛下,國師大人的確太年輕了,臣認為掌權過重,對于國師大人來說也未必是好事。”
陳佶這才算明白鐘無極為何要執意反對了。
原來他是害怕金鋒沖動,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其實這種事在歷史上并不少見,很多人年輕時才華驚艷,然后年少得志,年紀輕輕就手掌大權。
可是隨著手中權力越來越重,一些人就開始膨脹起來,漸漸迷失在權力的漩渦之中。
大康好不容易出現一個愿意為百姓著想的高官,鐘無極不想看到金鋒也走到那一步。
歷史上的少年天才,沒有人可以走到金鋒這一步,所以他們就算迷失,造成的影響也有限,也有人痛改前非,重新振作起來。
但是金鋒如果做了一字并肩王,一旦做出錯誤的決定,后果不堪設想,也絕對不會再有補救的機會。
“國師雖然年輕,卻不是莽撞之人,何況你等都見識過鎮遠鏢局和鎮遠軍的厲害,你們覺得,如果國師想要對大康不利,誰能擋得住”
陳佶說道“所以,他是不是一字并肩王,其實并不重要。”
聽到陳佶這么說,群臣全都無言以對。
是啊,以金鋒如今的實力,是不是一字并肩王還重要嗎
“陛下,臣知道您想重用國師大人,但是您也知道,國師大人淡泊名利,恐怕未必會愿意來京接受封賞吧。”
鐘無極再次說道。
聽到鐘無極這樣說,不少權貴眼中都閃過一絲喜色。
對啊,他們怎么把這茬忘了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金鋒對當官沒有什么興趣。
擔任國師之后,除了參與革新之外,從來不過問其他政事。
在京城好幾個月,參加的早朝屈指可數。
其他人可能把一字并肩王當成寶,但是金鋒還真不一定看在眼里。
而且金鋒才回到金川沒多久,以他的性格,愿意回來接受冊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想到這里,很多大臣心里的石頭都落地了。
可是他們哪里知道,正是因為陳佶明白這一點,才會如此堅定的封賞金鋒。
如果金鋒是個爭權奪利的人,他反而不會這么做了。
所以大臣們還沒來得及松氣,就聽到陳佶說道“國師如今正在川蜀主持都江堰工程,事關無數百姓,所以不用來京接受冊封,朕派人過去傳旨”
聽到陳佶這么說,大臣們的臉色當即就變了。
陳佶這么做,壓根就不給金鋒反對的計劃啊。
圣旨都送去了,再加上九公主在吹吹枕邊風,以金鋒的性格,很可能就接受了封賞。
“陛下,不可啊,這于禮不和啊”
“是啊陛下,冊封王爵如此重要的事情,國師怎么可以不來京城呢”